3月17日,挂了64年的“铁道部”牌子被换下,代之以“中国铁路总公司”,我国最后一个政企合一的政府部门将正式告别,表明铁路的市场化改革已经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从舆论来看,欢欣鼓舞占了大多数,不过,也有人担心只不过是出现了另一个铁路“巨无霸”。
民众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铁路的平均票价是偏低的,火车票价今后要按照市场规律、企业化经营。”原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在两会期间的发言,使有关“市场化等于涨价”的担心不绝如缕。一些人大代表也担心,铁路公司未来“一要涨价就拿市场说事,一要补贴就公益在前”。为此,全国人大代表张育彪建议,中国铁路总公司章程中应明确哪些服务为公益性运输,并明确补贴标准,每年有关补贴应向社会公开。
可见,民众担心的并不只是涨价本身,而是这一过程的透明程度。而且,铁路亏损的本质原因,就是多年政企不分造成的非运营性成本过高、效率低下以及历史负担过重造成的,市场化改革应该是破除这一痼疾的良方,从而释放市场机制的活力。先不说“票价偏低”的结论不知道从何而来,有没有依据,如果说按照市场规律,那就是可涨可跌的,为什么偏偏就在前面埋伏一个“票价偏低”的潜台词呢?
其实,票价高不高,只能由民众说了算。这几年,高铁建设方兴未艾,人们也受惠于火车提速带来的便利,成绩有目共睹。但是,目标过于朝前、不考虑各个收入阶层的承受能力,也成为铁路大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一些人大代表认为,虽然铁路基础运价十多年没调,但随着高铁动车大量开通、部分普通列车停运,很多人被“高铁”,整体票价水平已呈“结构性上涨”。所以,速度更快并不应该是铁路发展的唯一目标,做到如何均衡发展、照顾各方面的需求,民众对“铁老大”的不满才会少一些。
市场化必然要求有竞争,可从目前的格局来看,虽然企业化走出了第一步,但仍然是“一家独大”。很多时候,一边是“一票难求”,一边是“空座不少”,这种“非市场”的表现,归根结底在于铁路票务“独家专营”造成弊端,同时造成了运力的浪费。很多人大代表呼吁,票务销售和服务也应引入市场机制,让旅客有更多便捷的选择。
从一个部到一个公司,名字的改变代表了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但并不是全部。国内许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垄断行业,看上去是非常“市场化”的,可一涨价就说与国际接轨,价格不下调就说亏损严重、国情特殊。但愿新的“铁老大”不会“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