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公布。这次改革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推进大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根据改革方案,国务院正部级机构减少4个,其中组成部门减少2个,副部级机构增减相抵数量不变。改革后,除国务院办公厅外,国务院设置组成部门25个。
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确定和披露,机构调整的方向为外界获知。总体来看,本次改革延续了上一轮改革的基本方针,整合部门间权限的同时,侧重于转变政府职能,向市场放权,向社会放权。
既为简政放权,所以改革绝不是简单的部门合并,而是在厘定权责的基础上,梳理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以达到职能转型之效。因此,与前几轮大刀阔斧的机构删减整合相比,在本轮改革过后,政府机构的常设部门在数量上变化不大,但在职责和结构上,则有了突破性的变革。换言之,随着改革深入,机构删减的空间逐步缩小,改革重心转移到对存量部门权责的调整上来。
以铁道部为例,改革的方向是政企分开,企业的职责剥离,交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承担,行政职责部分划归交通运输部,部分由新成立但接受交通运输部管理的国家铁路局来承担。可以看出,部门的删减不是目的,在机构间交叉职能的整合背后,调整的还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不再大包大揽,而仅仅承担必要的行政职能,将经营权下放,交给企业。通过机构调整,为政府减负的同时,也期待企业在不断深入的市场化竞争中,盘活铁路交通的经营。
政府机构改革的目标是小政府、大社会、大市场,政府之“小”不是职能之“弱”,而是有选择性、针对性地予以精简、强化。比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组建,目的正在于建立一体化的食品药品监管机制,避免职能交叉诱发重复监管以及监管盲点等问题。因此,机构调整后政府权力虽有所下放,但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加强了。此外,政府从部分领域有序退出,绝不是撒手不管,而是在弱化前置审批的基础上,让市场和社会承担起这部分职能,同时强化后置监管,引导规范市场和社会的运行秩序。
政府需要通过机构改革彻底告别全能型,改革以后,政府的职能将更专一,也将更灵活、高效,而机构调整本身不仅下放了很多不必要的负担,政府能轻装上阵,也为市场和社会腾出了活动空间,可谓多赢。但也要看到,放权与让利是分不开的,机构改革绕不开部门利益的难题。此外,机构整合后的大部门,对应着大权限,对于部门的扩张,如何建立起更加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防止权限集中引发各种负面问题,同样得深入考虑。
现行改革方案,方向值得称道。相关具体问题,还有进一步完善、磨合或设计的工作要做。诸如国家铁路局与交通运输部的具体分工,铁道部下辖的司法系统的去向,等等。另一方面,政府机构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与市场和社会的关系,市场和社会的发展是动态的,改革也得实时进行,没有一劳永逸的终点。在此背景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空间还有多大?政府放权的边界在哪里?如何避免职能删减后的反弹?这些问题也都有待进一步摸索,在改革中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