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三十年,我国经济的辉煌除了得益于“人口红利”、“土地红利”、“资源红利”等要素红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得益于通过改革产生的“制度红利”。
过去三十年,第一个十年是农村农业改革所创造的制度红利,第二个十年是国企改革的“黄金十年”推动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第三个十年主要是加入WTO以后“开放倒逼改革”。三个阶段的改革创造的“制度红利”,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辉煌,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改革是阶段性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旧红利不可避免会消失。为此,十八大报告把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重新开启新一轮改革大幕。
继续深化改革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采取新思路,更加重视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当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中的各项问题都直接依赖于改革的突破,人们对实质性改革抱以厚望。
改革的顶层设计需要采取“高屋建瓴、从长计议、深谋远虑、系统设计”的原则。同时,实现改革顶层设计要有三突破:一要破除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政策;二要破除改革目标的“应急化”,防止改革停留在部门层面的“小修小补”,以致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许多老问题久改不革、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局面;三要破除推动主体的“部门化”,防止既得利益者设计改革和推进改革,防止部门利益对改革的锁定。
当前,最重要的改革是行政体制改革,改革中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一要“放权”,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向下放权,各级政府要把不应该管而又管不好的事还给社会中间组织向外放权;二要“分权”,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局面;三要“限权”,要依宪法治国,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四要防止“越权”和“侵权”,通过制度建设让权力在“笼子中”运行,防止政府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权,确保依法行政,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其次,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完善行业监管体制,促进公平竞争。深入推进垄断行业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消除不必要的行政性垄断。
再次,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处理好国家、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在明显增加低收入者收入和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的同时,更加重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构建“橄榄型”财富分配结构。
第四,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引导民间资本建立民间金融机构,构建与企业分布相匹配的“门当户对”的多层次金融体系。
第五,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第六,要深化城镇化配套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