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体制原因形成的物价上涨压力
2013-02-26   作者:黄卫挺(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物价总水平始终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内容。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受经济刺激政策和各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我国物价总水平始终在高位运行,在国内经济周期和政治周期叠加,全球货币政策进入宽松通道的情况下,今年我国物价总水平仍会在高水平运行。物价是最基础的民生,如果不能稳定物价总水平,物价上涨将会进一步削弱公众的幸福感,侵蚀公众的民生福利。
  从外部环境来看,美日等国采取的“宽货币、稳财政”调控策略将使得全球流动性继续处于宽松通道,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认为今年外围经济的“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在全球化背景下,虽然我国采取的是“稳货币、宽财政”的调控策略,但是正如很多学者已经指出的,外部宽松的货币环境仍然给我国带来较大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与此同时,今年还将面临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长期价格上升压力。
  笔者认为,输入型通胀压力和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固然值得关注,但今年我们更应该关注体制原因导致的物价上涨压力。很多机构和学者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在8%以上的可能性非常大,这种乐观预测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的特殊“政治-经济周期”。从中央到地方,今年两会之际将完成新旧领导班子的交替,作为政治竞争的主要指标,经济增长被各级政府视为今年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据统计,在全国31省区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24个省区将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定在10%及以上。
  当各级政府围绕经济增长发力的时候,可供使用的政策工具却并不多。货币政策方面,虽然存在较去年宽松的可能性,但是受困于总量上限,总体操作空间并不大。因此,才会有“稳货币”的货币政策基调,也因此,“宽财政”成为了政府最现实的寄托。不少机构预计,今年预算赤字将超过万亿,达到2009年以来的新高。有媒体报道,在财政部向全国人大提交的2013年度预算草案,中央和地方政府将安排赤字1.2万亿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上项目、拉投资等惯常手段也将对地方经济增长继续发挥核心作用。
  关键的问题是,主要靠投资拉动的8%以上增长是需要资金支持的,不管这种资金支持是来自印发货币还是财政赤字。所不同的是,通过货币手段将立即反映为价格上涨,而通过财政手段可以将价格上涨压力向后延,但是不管是哪种手段,最终都会在价格上反映出来。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部门动用的钱“取之于民”,最终都会通过价格机制由老百姓买单。我国的历史经验显示,换届往往会产生不可忽视的通胀压力。
  必须指出,这种体制原因导致的价格上涨压力在性质上与工资上涨或者外部宽松货币环境带来的国内价格上涨压力完全不同。体制原因形成的价格上涨压力,是经济与政治互动的结果,而非单纯的经济价值运动结果。这决定了未来要想真正实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还必须从体制方面下功夫。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1月CPI料短暂回调 难改物价上涨趋势 2013-02-08
· 2013年国内物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 2013-01-14
· 专家称须重视货币超发对物价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 2012-11-01
· 大豆“双减双增”或致物价上涨“蝴蝶效应” 2012-09-14
· 4月CPI数据明日发布 专家称物价上涨压力依存 2012-05-1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