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油价上调的消息终于在元宵节之夜宣布;同一天,中国台湾中油则通知将对油价进行下调。两岸调价的理由同样是因为国际油价近期变动较大。 油价一涨一跌,有专家将原因归结于两岸的调价公式和观察周期不同。 其实,国内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运行以来一直争议不断。机制建立是为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但执行下来却是“涨多跌少,涨快跌慢”,被普遍质疑显失公平。 卖的是高价钱,质量如何呢?进口车发动机出故障,修理厂第一时间排查油品;驱车加油,加油站员工会主动兜售添加剂。随着包括北京在内多个城市雾霾天气的增加,石化巨头罕见主动揽责,称将改进油品质量,但强调其前提是提高国家标准并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听起来,国内油价进一步上涨的正当性似乎已成立。 油价上涨首先提高了私家车主和物流企业的痛苦指数,也增加了公务和商务的用车成本,它对下游的传导效应还将会推高整体物价水平,最终全社会都将分摊涨价的成本。 目前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正在酝酿中,据称改革的最终方向是市场竞争,企业自主定价。其实,燃油首先属于资源性公共产品,对于公共产品,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控定价权,对价格实施更积极的干预引导,把油价构成中的部分税费减免,并针对消费者实行更灵活的价格补贴政策。同时要看到,现阶段国内石化行业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本身在定价上就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在不对现有巨头进行分拆的前提下贸然赋予其更多的自主定价权,很可能推进国内油价加速上涨。 坚持严控油价,比严控房价更符合经济的客观需要,将惠及更多的民众。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产品的定价上,政府主动地、相关企业被动地让一些利,正是还富于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