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潜在增速仍在8%以上
2013-02-25   作者:张永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  来源:证券日报
分享到:
【字号
  2012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减速,围绕中国经济是否具备保持较快增长的潜力,经济学界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的背景是,一方面中国经济已经保持超过三十年的快速增长,历史上没有哪个大国能够保持如此长期的高增长;另一方面中国人均GDP突破了5000美元,进入中上等收入阶段,不少国家在这一阶段出现经济增速的明显下降甚至停滞。
  围绕中国潜在经济增速争论的意义是什么?
  归纳起来,国内外经济学者围绕此问题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以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具备保持较快增长的可能,未来二十年中国经济具备保持8%以上增长的潜力。
  以复旦大学韦森教授为代表的学者则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明显下降,中国经济增速能够保持在5%—7%的增速就算不错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蔡昉所长认为,中国2010年以后劳动力开始出现下降,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下降,2011-2015年期间下降到7.2%左右;较为悲观的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将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
  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表明潜在经济增长率仍高于8%。
  测算潜在经济增速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考察经济增长率与价格上涨率之间的关系。
  我们认为,近几年中国经济运行态势能够证明,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速还在8%以上。从2009年一直到现在,中国经济经历了接近于一个周期的演变过程,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开始加速增长,从2009年底开始,经过2010年一直到2011年年中,我国价格上涨压力持续增大,2011年年中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达到峰值,此后价格上涨压力减轻,价格上涨幅度持续走低。对照此过程中,经济增速与价格上涨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能够判断中国现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还在8%以上。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对于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在略微低于8%的情况下,消费价格价格上涨率持续走低特别是工业品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持续下降,就不能给出较合理的解释。
  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以及工业生产者的购进价格,在2012年一年内多数时间同比都是下降的。追踪我国历史上经济运行的情况,从1995年我国有工业品生产者价格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统计以来,我国大概在1997-1999年前后出现过一段时间同比下降的情况,2001-2002年第二次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2008-2010年第三次出现过同比下降的情况,今年是有统计以来第四次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到,前三次出现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的时段,都是我国经济低于潜在经济增速的时候。2012年,一方面我国的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在不断走低,工业品生产者价格同比出现了这么长时间持续下降的情况。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前三次工业品价格持续下跌时,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生产价格指数也出现了下跌,而这次我国工业品生产价格出现下降时,美国特别是陷入经济衰退的欧洲的生产价格都没有出现下降,这间接说明国内需求扩张放缓的态势比较严重,是导致工业品生产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这对于判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是不是低于潜在增长速度,提供了较好的依据。我们认为,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到8%,很可能低于我国现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反过来看,就说明我国现阶段的潜在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在8%以上。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些方面的论据,在全球经济比较低迷的情况下,2012年我国贸易顺差比上年还明显增大。2012年的顺差比2011年实际上增加了700多亿美元,增长幅度接近50%。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出口面临非常严重的困难,增速明显下降,但外贸顺差较上年同期却明显扩大,主要是由于进口增速更低所造成的,这也能说明我国国内需求扩张步伐放缓的势头是比较严重的,这一点符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每逢经济处于周期性谷底时外贸顺差都会增加的经验,也能够支持中国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低于潜在增长速度的结论。
  还有一些指标也能够支持这样的判断,比如财政收入明显减速,货币供应量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较多,发电量和用电量指标增长速度也较低。在2012年年中的时候,发电量曾经出现过零增长。工业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速和去年同期降了10个百分点以上,利润同比出现下降。
  有的学者认为,2012年我国经济增长7.8%,但新增就业岗位较多,这说明我国的潜在经济增速已经低于8%。对此,我们认为,新增就业岗位的多少,与不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关。2012年在经济增长低于8%的情况下,新增就业岗位较多,与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较大有密切关系。
  综合上述这些情况,能够说明2012年我国处于经济周期的低谷,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这反过来就支持我们关于中国潜在经济增速仍然高于8%的判断。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经济面临过度投资带来的下行风险 2013-02-21
· 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中国经济已经软着陆今年是一个企稳复苏过程 2013-02-21
· [第三只眼睛看中国]美国媒体预测:中国经济前景乐观 2013-02-21
· 中国经济还能“风景独好”吗? 2013-02-20
· 《中国经济迫切十问》 2013-02-2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