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今年卫生部将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对此,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昨日表示,关于“先看病后付费”模式,卫生部倡导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但从未要求“全面推行”。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正对此进行探索。但受社会征信体系、医保报销水平等条件限制,这种模式短期内无法全面推行。 所谓“先看病后付费”,是与现行患者先垫付再走医保报销程序的传统付费方式对应的,通俗来讲,也即先上车后补票。作为新医改的重要内容,新政未超出地方试点的探索阶段,而且试点基本都为县级以下基层医疗机构,层级较低,短期全面推广确实存在难度。在此背景下,否定“今年全面推行”并非不可接受。但在否定之余,新付费方式何时落地,同样需要有明确时间表。这是为回应舆论期待,也是为敦促改革。 我们强调医院回归公益,道路有很多,变更付费方式是其一。先看病后付费,在倒置费用支付流程的同时,降低了患者的就医门槛。按传统付费方式,患者需要先行垫付,垫付部分其实包含了医保的报销额度。这个部分,患者转给医院,医院转给医保机构,医保机构最后又按比例返还给患者。理论上避免了医院坏账的出现,但却形成了不必要的重复支付;同时,资金的重复流转本身对应着管理成本,也意味着资金闲置了。更重要的是,重复支付提高了患者的就医门槛,致使不少患者因无法拿出资金垫付而耽误治疗。 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就是要砍掉这个不必要的就医门槛,简化支付流程。从公益的角度看,医院承担了更多的责任。责任意味着代价,不可否认,其中会面临坏账风险。但是随着征信体系与医保等机制的捆绑,坏账隐忧其实是可控的。而且以市场的角度看,新付费方式也可以为医院带来市场。比如山东济宁试点中,很多基层医院的就诊率大幅提高,效益上去了,对县级以上的医院形成了有效分流,进而也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 因此,“先看病后付费”的真正难点,其实不在于信用体系,而在于责任如何分配。“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潜在风险,不可能集中转移到医院身上,尤其是基层医院,它没有这个能力承担全部坏账风险。新付费方式改革成本,只能由医院、医保机构和政府部门分散承担。如果发生坏账,通过对患者经济状况的识别,依据支付能力,确定哪些纳入政府救济范围,由政府担负医疗成本,哪些由医院负担,医保机构该承担多少,等等。这样一来,既稀释了医院的风险成本,同时也打通了政府救济的新通道。 责任分配的第二个层面,是如何打破地域分割的掣肘。异地医保结算未能全部打通,关键是涉及参保地和就医地的利益协调。现行医保并未做到全国统筹,各省有各省的医保蛋糕,在异地转续尚不成熟的前提下,一旦“先看病后付费”遭遇跨省就医,等于用本省的医保蛋糕补偿外地的就医者,保障待遇能不能跟上,地区间医保机构间的利益如何平衡,是个大问题。 不论如何,“先看病后付费”的大方向确定无疑,现在的关键是,由付费方式变更引发的风险成本,该如何在机构间和地域间配置。“先看病后付费”制度也只有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思考,才能真正尽快找到改革的着力点,并打通运作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