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中国官方公布了2013年1月一系列宏观经济数据。从已公布的数据看,1月CPI同比增长2%,增幅较去年12月回落0.5个百分点;而环比则上涨1%,略高于市场预期的0.9%;1月PPI同比下跌1.6%,并为连续第11个月下跌,但跌幅为8个月以来最低;环比则升0.2%,为3个月来首见,反映经济正逐步回稳,带动PPI见底回升。 笔者判断,1月CPI出现回调的原因是受季节性因素、基数效应等共同推动。其中,主要受猪肉及蔬菜等价格上涨带动。而早前出炉的汇丰1月中国服务业投入价格指数仍然继续持于高位,且官方非制造业PMI中间投入价格分项指数亦上升明显,创下10个月新高,暗示需要警惕成本推动形成的涨价压力。 至于PPI见底持续回升,主要是受国内生产需求企稳并显现回升迹象,国内整体经济有所恢复。PPI同比、环比均回升,将有利于去库存的结束和企业盈利改善。尤其是,PPI环比的上涨,与强劲的贸易数据一齐印证当前中国经济继续处于复苏中。可以预期,在国内推出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换届促投资效应以及全球宽松的流动性背景下,国内生产需求将有所回升,国际经济形势也进入弱复苏阶段。 短期而言,中国经济增长愈加确定,而通胀仍相对可控,政策也将相应保持稳定。然而,市场普遍认为,今年通胀将延续温和上升的趋势,需对通胀风险提高警惕。事实上,PPI的持续回升,也预示了此后的CPI增速可能进一步上升。 笔者认为,推动2013年中国通胀重拾上升周期的关键因素不外乎以下四个: 第一,劳动力等成本因素的上升。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因素中,除传统意义上的刘易斯拐点及人口红利消退外,新一代农民工诉求的升级也加速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趋势。除劳动力成本之外,原材料、水、电、土地等成本的上升也成必然趋势,这都会不断推升今后的物价上扬。 第二,流通费用下降的难度较大。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此外,我国目前生鲜产品的流通费用占总成本的70%。要降低物流成本,最根本的还是应该大幅降低或取消公路收费。 第三,庞大的货币存量也预示着今年的通胀形势不乐观。央行数据显示,1月新增贷款1.07万亿元,略高于市场预测的1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达2.5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多1.56万亿元。在如此庞大货币量的支撑下,通胀压力难言消退,还需要经济增长予以进一步消化。 第四,全球主要经济体竞相释放流动性,潜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需要关注。 总而言之,虽然目前的通胀水平仍然偏低,但上升的势头已经开始,央行肯定将有动作,最先是控制信贷投放。在最新发布的央行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对于通胀的态度已经从去年三季度时的“管理通胀预期”转变为“控通胀”。央行在报告中指出,前期宏观经济政策预调微调的效果已逐步显现,物价形势相对稳定,但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因此在经济转轨发展阶段,金融宏观调控需要始终强调防范通胀风险。对于信贷,央行的表述也从之前的“平稳合理增长”,转变为“平稳适度增长”。中央高层对通胀问题也做出了预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月29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调研时指出,物价问题任何时候都不可低估;2月4日在商务部调研时强调,要保持当前物价稳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早前也提醒,“对于通货膨胀不要掉以轻心”。 其实,年初的经济“过热”现象已经引起不少人士的担忧,认为这体现了既有经济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经济增长还未真正稳住,通胀预期便随之而起。也就是说,如果在货币政策框架内讨论通胀问题,恐怕永远得不出解决方案,只有从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度解读通胀数据,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央行对通胀的高度关注与“过分”担忧。当然,对于中国今后的温和通胀状态,民众应该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政府则需从根本上解决中低阶层的收入问题,保证百姓收入增长幅度超过通胀带来的货币贬值幅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