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清晨,京津冀等地再发大雾预警,北京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500米,空气质量为中度或重度污染。研究认为,最近的强雾霾事件,是异常天气形势造成中东部大气稳定、人为污染排放、浮尘和丰富水汽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一次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事件。此前,有专家表示,北京雾霾可能与周边省份的污染物排放有关。 遮天蔽日的雾霾之下,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同一片天空下,毗邻的区位,流动的大气,必然会发生相应的传输、渗透、影响等等。优质的空气流动是为良性互动,而恶劣天气的相互影响则显然饱受诟病。因此,立足于一地一时的环境治理还远远不够,经由京津冀的联防联控来破解区域性的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各方共识。 不过,鉴于环境问题原本就十分复杂,其中既涉及单纯的污染物排放,也牵扯到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既与环境本身有关,也与行政层面的决策、对接、执行有一定的关系。凡此种种,均告诉人们,区域联动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个协同治理局面的形成,需要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综合考量地方的个体利益。 很多专家都很怀念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的环境治理,认为彼时周边省份对众多中小企业的严厉关停措施,有效地保证了北京的空气质量。只是,需要指出的是,一者,奥运期间的关停措施,毕竟是阶段性的应急之举,地方政府也好、相关企业也罢,接受起来并不太难;再者,强调保障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在时间上也比较具体明确。 具体到目前的京津冀雾霾治理,奥运语境既已不存,恐怕很难再延续或简单复制那时的做法了。现在的区域联防联控,应该走出应急式的短期思维,立足于构建一个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应该一并考虑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环境与发展权益。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从环境治理的区域联动做法,走出一条区域内成员共同发展的路子来。 比如,有资料显示,河北新增的二手机动车中,60%来自京津地区。这样,尽管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新车排放标准逐渐提高,大量未及淘汰的旧车污染也并不会减少,只是转移了而已。同样,河北等地承接北京市外迁的工业企业也是这个意思,企业虽然迁出了北京,但加重了周边的环境污染,最终还是会对北京形成包围之势。 而这样的转移之所以能够发生,根源还在于北京与周边地区实际存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落差。可以说,只要这样的落差存在一天,类似的污染排放易地再来的情形就不会绝迹。不仅如此,目前在各地迅速勃兴的城镇化浪潮,其在初始阶段如果不能避免以往那种粗放的发展模式,以资源、能源消耗作为代价,情形只会更糟。 可见,若想真正实现环境治理的区域联动,关键是要有一个长远的、区域整体的发展规划。这其中,一方面,区域内成员单位都应该有大局意识,“同呼吸,共责任”,这样才能实现共同体的诉求和利益;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尊重共同体成员的个体利益,要在落后地区的发展诉求与愈来愈高的环境标准之间,找到平衡。 空气质量的问题,归根结底体现在地区间经济发展的差距上。治本之策,在于缩小差距,共同发展。如果无视这些,即便可以强制关停落后地区排污不达标企业,风头一过,也注定会报复性反弹。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环境问题会越来越凸现出来,北京及北方一个多月来的雾霾天气,只是一个开端、一个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