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普华永道最近发布的报告,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量创下65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上涨54%。尽管有华为、中兴去年在美申请资产并购遭封杀的案例,但总体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堪称风生水起,这主要是国际和国内经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外部环境看,首先,欧债危机削弱了资本和信贷市场的稳定性和市场参与者的信心,严重伤害了欧洲银行系统的放贷功能,导致企业信贷资源奇缺,成本高昂,大量企业破产或经营陷入困境。这些企业重组意愿强烈,资产价格下降,形成并购的买方市场,其中不乏诸如三一重工收购的德国水泥泵制造商普茨迈斯特公司、光明乳业收购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公司……在此之前,这些企业对中国企业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其次,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欧元对主要货币处于贬值状态,对美元贬值7.18%,对人民币贬值9.93%,这进一步降低了中国企业收购国外先进技术企业的市场风险。
从国内环境看,欧债危机蔓延引发全球经济下滑风险不断上升。2012年,中国投资、消费、出口等经济活动也因此大幅减速,产能过剩、市场疲软导致投资机会缺乏。与此同时,中国企业渴望破解能源资源瓶颈制约,期待化解制造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和升级转型的巨大压力,这些因素成为企业海外并购的内在动力。
在海外并购案中,中国的民营企业表现突出,在数量上超过国企,这一趋势今后将更为强劲,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国内市场民营企业机会少,准入门槛高,而欧美国家对中国民营企业的偏见少,收购过程阻力小;二是吉利2010年成功收购沃尔沃为民营企业树立了榜样;三是政府对民营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和更有力的支持。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从资源依赖型的粗放增长,向技术创新引导的集约型增长的转变时期,海外并购正在为中国经济转型积聚能量。从短期看,欧债危机引发的欧美企业经营困难还将持续,海外并购机会较多,并购市场仍具买方市场特征。根据德国私募基金SBC—AG的研究,2012年至2016年,仅德国就将有超过11万家中小企业需要寻找买家。 应该看到的是,伴随着海外并购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企业面临的风险和困难也不断增加。联合国贸发会议最新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在各国新出台的投资政策中,投资限制性政策所占比重已从上世纪90年代的3%至5%上升到30%左右,特别是一些国家针对中国的投资保护有所抬头。另外,不同文化、法律体系、社会制度、经营理念和模式的融合,对中国并购者也是极大的考验。中国欧盟商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对欧盟境外投资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已在欧盟投资的中国企业中,78%的受访企业表示遇到经营性难题。与此同时,国际化经营人才匮乏、构建成功商业模式的能力不足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制约中国海外并购持续增长的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