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春运的高峰已经来临。此时此刻,对所有踏上归途的行人,以及期盼等候的亲人,平安团圆,就是最大的心愿、最大的幸福。 正因如此,几天来,发生在河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数起严重交通安全事故,令人揪心,引人警醒:春运安全的篱笆,如何才能扎得更紧?“平安团圆”的最大心愿,如何去实现? 人们常说,春运是一场大考,这场大考,首先考的就是安全,特别是公共运输的安全。每至这个时节,“安全重于泰山”,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媒体高声提醒,人在旅途中同样倍加小心。但是,仍然无法有半点松懈。 客观讲,30多亿人次的扎堆大迁徙,必然会加大春运的安全风险。海量的人流、车流、物流,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内消化掉,是一道世界性难题,不仅对我国现有的交通运载能力是一个巨大挑战,更对我们的公共安全防护网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路平安”,不仅仅是春运的最低要求,某种程度上,也是最高要求。 尽管近年来我国的交通硬件能力在加速扩容,但面对“中国式春运”,漫长的交通线、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有限的运力等硬性条件的约束,安全防范与管理等软件条件的限制,硬件极限与软件短板叠加,使得安全问题在数十亿人次候鸟式大迁徙面前变得极为脆弱,加剧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冬天的冰雪天气、频频的雾霾,增添了安全风险。 另一方面,春节也是人们对安全事故心理承受力最弱的时期。阖家团圆的日子,自是寄托着亲人浓浓的情感,承载着假日放飞的心情。每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一场巨大的情感地震。 春运安全,事关千家万户的幸福,体现着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与民生情怀。也因此,通过春运“大考”,需要树立“大安全观”的意识,拿出百倍的认真,以更强的责任、更有力的执行、更细致的防护,把“安全”二字注入到春运这一非常时期的每一个具体细节里。试想,如果我们把住每一道关口,抓好每一个环节,严格每一项制度,管好每一个死角,那些非法运输烟花爆竹的车辆,还能危险上路吗?那些疲劳驾驶的司机,还会心存侥幸吗?那些超载拉客的现象,还会屡禁不绝吗?那些潜伏四处的隐患,还能升级为显患吗? 只有实现宏观安全和微观安全的无缝对接、制度安全和技术安全的给力合围、组织安全与个体安全的有效统一,安全的防护堤才能得到有效加固,事故灾难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挡在安全线外,每一个家庭才会迎来平安祥和幸福的春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