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1月份,中国企业IPO依然处于低谷,发行数量和募资金额均创近三年新低。2013年1月,仅有4家中国企业在全球资本市场完成IPO,合计融资32.8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87.4%,同比下降56.9%。 而与此同时,证监会网站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月24日,深交所创业板排队企业达到338家;深交所主板、中小板排队企业达到363家,其中有2家中止审查;上交所排队企业175家,目前合计排队等待上市企业达到876家。相比2012年12月底,在审企业又增加39家。 分流减压IPO“堰塞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同时也是当前监管层面临的较为棘手的问题。但可喜的是,在取消“456”门槛,以及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会计质量方面的监管合作等一系列工作的推动下,港交所正在成为分流“堰塞湖”的新蓄水池。 港交所正在成为内地企业的首选,1月份,4家中国企业全部在港交所上市,其中有两家来自内地。此前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共有5家中国企业完成IPO,并且均是在香港主板。 另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2012年全球资本市场的低迷,香港主板是2012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主力市场,共有38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95.58亿美元,分别占今年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80.9%和融资总额的97.1%。 内地市场陷入低迷,但赴美上市之门尚未完全打开,香港市场成为企业IPO的重要选择之一。2012年12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申报文件及审核程序的监管指引》,取消了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的“456”条件和前置程序,不再设盈利、规模等门槛,简化了境外上市的申报、审核的程序,中小民营企业不需要以“红筹模式”在港交所曲线上市,可以直接赴港挂牌交易,拓宽了融资渠道。 从去年12月以及今年1月份在港交所实现IPO的数据看,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赴港上市将会掀起一阵小高潮。 可以预见,今年港交所将成为中国企业上市的集中地,由此估计,港交所具备潜力在2013年再次问鼎全球前三大IPO市场。 除去取消“456”门槛,加强信息披露和会计监管合作之外,就今年1月份,港交所还公布了新的2013-2015年3年战略计划,重点令港交所成为全方位产品和服务、和纵横向整合的全球交易所,并反映其完成收购伦敦金融交易所(LME)和内地经济进一步开放。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预计今年的B转H股会成为新的增长动力,与沪深交易所合营的纵横交易服务亦会继续推出新产品。内地容许在港上市公司的内地母公司大规模出售股权或资产货币化,即大型集团分拆子公司上市将成为香港IPO市场增长的契机。 根据香港交易所公布的2012年市场统计数据显示,香港2012年上市公司市值约为218717亿港元,上市公司数量为1368家,全新上市公司数量为52家。其中中国内地企业上市公司的市值约为125977亿港元,占比约为57%;在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为721家,占比约为47%;新上市内地企业数量为45家,占比达70%;内地企业2012年在港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约为812亿港元,占香港市场首次公开招股集资额的90%。 实际上,部分省份的内地企业对于赴港上市早已蠢蠢欲动。2012年11月,云南省工信委底带领10家拟上市企业赴香港开展上市调研暨交流对接活动。而此前赴香港考察报名的企业已有20多家。由此看来,内地企业对于赴港上市的热情可见一斑。 随着取消“456”门槛,将带动一部分已申请A股上市的内地企业转往香港主板上巿。同时由于去年“B转H”的示范效应,以及A股和H股的估值因A股巿场改革而日渐接近,相信将有相当一部分IPO排队企业转向香港主板上市。 在为内地IPO“堰塞湖”分流减压的同时,港交所也因此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地位。世界交易所联盟(WFE)近日发布报告称,截至2012年年底,港交所和上证所挂牌企业的市值分别为2.83万亿美元和2.55万亿美元,港交所上市公司总市值重新超越上证所。 内地企业“走出去”战略以及《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将推动企业通过资本巿场募资的需求。随着进一步放宽H股上市要求和简化第二上市程序,将推动更多内地中小企业赴港上市。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十二五”规划迈进第三年,在有望多项措施出台的推动下,成就香港在2013年闯进全球前三大IPO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