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下药”遏制炒新还须券商尽责
2013-02-01   作者:胡学文  来源:证券时报
分享到:
【字号
  破难题要有的放矢。为了更精准、更有效地遏制炒新工作,在此前推出多项抑制炒新政策后,深交所近日下发《关于深化落实新股交易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的通知》,推动会员建立炒新账户分类与风险警示长效机制,并针对炒新账户及时采取风险揭示与警示措施,通过上述做法进一步加大遏制炒新力度。
  按照工作安排,深交所下一步将把2011年以来有代表性的炒新账户,一对一发给相应的会员,要求其做好风险警示教育,推动建立适合会员客户特点的炒新账户分类与风险警示长效机制,提高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针对性和及时性。此外,深交所还将以自查、抽查等形式,督促会员严格落实制度要求。
  应该说,近一年来,在市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炒新”之风有所遏制,有力地促进了一级市场定价理性回归,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提供了有效保障。但值得注意的是,前期“亿利达”、“浙江世宝”等新股上市首日遭遇爆炒,表明新股交易适当性管理工作仍面临很大挑战。因此,在巩固当前新股发行改革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前证监会开展首次公开发行(IPO)在审公司专项检查新股暂停发行的窗口期,“未雨绸缪”出台政策着手解决应对可能出现的新股炒作尤其值得肯定。
  A股市场历来有炒新的恶习,可以说过度“炒新”更是A股市场多年来的顽疾。这其中,一方面有部分中小投资者基于赌性驱使、盲目跟风的原因,抱着新股炒作总有机会赚钱的侥幸心理,一而再、再而三地投身其中;另一方面,也不排除部分大户在新股炒作过程中利用资金等优势煽风点火,导致对新股炒作推波助澜,吸引更多中小散户盲目跟进,越涨越买、越高越追,而炒新大户则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不过,真正在炒新之中大获其益的实在是屈指可数,即便是所谓的炒新大户,也不乏损失惨重之人。但是与普遍中小投资者的“越挫越勇”相比,很多大户风险控制能力要好很多,一般在尝到炒新亏损的“苦头”之后就会选择收手不玩。
  相反,中小投资者在新股炒作当中则多了几分悲情的角色——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近六成中小投资者参与深市新股首日交易出现亏损,并且交易经验越少的投资者亏损比例越高,买入首日涨幅越高的新股亏损面越大。
  另外,尽管亏损惨重,但中小散户在炒新中依然是前赴后继,数据显示每次新股炒作中80%的账户都是首次参与。这些希望“尝鲜”新股的中小投资者,或是因为对市场风险认知不足,或者基于对高额投资收益的盲目追求,但很少有人明白,正是上述原因,让小散白白地付出真金白银,而为少数炒新大户赚钱“抬轿子”。
  正是基于此,深交所提出建立炒新账户分类与风险警示长效机制可谓“对症下药”。不过,资本市场的多数政策、规则都牵涉到财富与利益的调整,很难找到令每个人都满意的方案。就以深交所建立炒新账户分类与风险警示长效机制一事为例,要想真正使得政策发挥实效,最重要的是落实,其中尤其以证券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为重。诚然,在当前国内证券公司对经纪业务高度依赖的背景下,想要券商自己对公司大客户,尤其是一些资金量巨大、且热衷炒新的重点账户严格监管,甚至规范和约束其交易行为,可能会有所顾虑,而对大量潜在的炒新散户,券商开展适当性管理的工作量大,还要做耐心的解释工作,或许动力不足。但是,这种想法显然算的是眼前账,并没有用长远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证券行业要发展,高度依赖经纪业务的模式必然生变,要想未来将“适当的产品必须卖给适当的投资人”,无疑是建立在对客户的了解分析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深市探索建立炒新账户分类指标体系,并且要求各券商结合自身客户实际情况便宜行事,无疑是将工作做到了前头,对券商长远发展善莫大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打压炒新还得靠交易规则 2012-11-09
· 散户炒新少杆“秤” 2012-11-07
· 疯炒新股缘何难遏制? 2012-11-05
· 限制炒新要用猛药 2012-11-05
· 炒新不除 A股难言健康 2012-11-0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