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开透明让雾霾中的民众看到希望
2013-01-31   作者: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字号
  雾霾很不给环保部门面子,第七届全国环保大会刚结束,环保部领导“牢固树立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发展和繁荣”的话音刚落,新一轮雾霾又来了,一点不比上一次弱,影响范围一点不比上次小。首都北京更是此次雾霾的重灾区。2013年第一个月快过去了,北京竟然只有5天无霾,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这组尴尬的数字,见证着首都空气之脏,见证着生活在首都的民众呼吸之艰难。
  不是雾霾不给环保部门面子,也不是相关部门治理污染不力,更不是像某些人所说的“缺一阵风”那么简单,而是长期以来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累积问题的总爆发。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也想立刻驱散雾霾,他们自己生活在同样的空气中,充当着同样的“空气净化器”,即使不为别人,只为了自己,也会积极治污驱霾。可问题积重难返,病去如抽丝,环境的修复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样的阵痛期也许将在一段时间中长期存在:一边是政府加大环境治理,一边是雾霾常发高发。这既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为昔日那种“要钱不要命”的发展方式埋单,也是每个人为自己“顾眼前不顾长远”的不健康生活方式埋单,没有人是旁观者,没有人可以简单地将自己定位为受害者,雾霾中多多少少有每个人的“贡献”。正如有人批评爱把PM2.5监测仪带在身边监测空气并转发监测数据的潘石屹,潘石屹所开发楼盘的工地也是污染源之一,小潘也应该带个监测仪去自家工地测测,监测自己的工地有没有防风防尘措施。
  这样的雾霾天可能将是城市的常客,怎么办?在这个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期,当空气治理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时,政府采取何种措施和行动才能如温总理所说的那样“让民众看到希望”?最重要的是公开和透明。正如在本月15日一次基层调研的座谈会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说:“积累的问题是一个长期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过程,但我们必须有所作为!”他同时强调,要直面雾霾天气,政府“应公开透明、及时并如实向公众公开PM2.5的数据”。他曾对当时那些忧心忡忡的官员质问道:“公开了又能怎么样呢?在一个信息共享的网络化时代,你不公开公众照样有渠道获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现实确实如李克强所言,政府不公开PM2.5数据,民众可以通过很多途径获得——而且,每一次从非官方途径获得的消息,都是对官方权威和公信的一次消解。从另一个角度看,PM2.5数据公开后,天并没有塌下来,人们并没有因雾霾而产生恐慌,也没有把所有批评都指向政府,相反却能理性地反思公民的环境责任——比如现当下舆论正在讨论的鞭炮污染问题,公众主动要求春节少放鞭炮,这就是数据公开后对舆论产生的反思压力。
  正是由于政府部门在雾霾问题上的坦率,尤其是在PM2.5数据上的不遮羞不讳饰,也赢得了环保人士和西方媒体的赞赏。更重要的是,雾霾并没有像往日那样演变成为让政府难堪的危机,而是成为催逼着公民、社会反思环保责任,政府反思生产方式的机会。公开透明的处理,让每个人意识到自身的责任,而不是像往日那样,政府遮着掩着各项丑陋的数据,甚至编出一些漂亮的数字进行粉饰,自欺欺人,最终人民将怨愤都发泄到不说实话的政府身上,环境危机变成政府的信任危机。
  以纳税人的名义和“同呼吸”的理由,要求政府在治理城市空气污染上更多的公开和透明。比如,不仅要公开PM2.5数据,还应该公开其他相关的环保数据,因为雾霾中不仅有PM2.5,还有其他脏东西,这些都应该告诉公众。然后,虽然雾霾短期内无解,但有必要给公众一个时间表,让深受雾霾之苦的公众看到解决问题的希望。再者,修订并发布空气质量标准,立法保障公民的环境权利,这些都应该提上议程,让公众公开地讨论。还有,政府到底有多少辆公车,有什么措施保障公车在污染天中限行。公开与透明,不仅可以避免恐慌,更有利于公众在治污上形成共同的利益感觉。
  治理雾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但如果政府缺乏公开透明,人们很容易就觉得责任都在政府。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雾霾天是谁让公车违规行驶 2013-01-31
· 治理雾霾,需要告别"口头环保" 2013-01-31
· [网民关注]加速油品升级 切断雾霾“祸源” 2013-01-31
· “责任的沉默”比雾霾更可怕 2013-01-30
· 治理雾霾天气要尊重公众知情权 2013-01-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