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影子银行该关注什么?
2013-01-31   作者:金立新  来源:金融时报
分享到:
【字号
  “中国特色影子银行”在有效降低我国间接融资比重、分散银行风险、辅助银行体系,实现对社会资源进行更合理配置以及实现我国金融服务多元化、减少经济下行过程中小企业倒闭致使社会失业率增加、帮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等方面的作用不能忽视。“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也有其自身必须研究并关注的特点和有可能造成的问题。首先是“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业务与银行的关联性,其次是资金的流向,再次是杠杆率问题。
  记者金立新在中国,影子银行的概念已经被“拿来”多年,但是概念和特征的混乱正在造成很多人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误解。
  考察海外影子银行的概念和特征可以发现,处于监管之外和高杠杆是影子银行最重要的特征,这两点也正是影子银行造成危害的最主要原因。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对于中国的影子银行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定义了其范围。他认为,从内涵来看,其广义概念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和替代银行某些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其狭义概念是这些非金融机构中监管不足、风险隐患较高的部分。但是从广义的概念去定义中国的影子银行范围,中国很多替代银行某些功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在监管之内的,这一特征首先就与海外影子银行不同。即使按照狭义的概念去定义影子银行的范围,中国很多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影子银行业务至少在目前也不具备高杠杆的特征。因此,研究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中国的影子银行是与国外不同的。如果一定将国内银行表内业务之外的所有多元化融资行为定义为影子银行,那么对于中国的影子银行,将其定义为“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似乎更利于把事情搞清楚。
  “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与海外影子银行最主要的区别,是处于监管之内和杠杆率不高。很显然,用海外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高杠杆、期限错配等特征来论述是与事实不符的。一方面,“中国特色影子银行”在有效降低我国间接融资比重、分散银行风险、辅助银行体系,实现对社会资源进行更合理配置以及实现我国金融服务多元化、减少经济下行过程中小企业倒闭致使社会失业率增加、帮助中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等方面的作用不能忽视,对于“中国特色影子银行”的全面否定也必将让我们付出代价;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也有其自身必须研究并关注的特点和有可能造成的问题。忽视这些,同样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这些问题是什么?目前可以看到的至少有三点:
  首先是“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业务与银行的关联性。如果将国内银行表内业务之外所有的多元化融资都定义为“中国特色影子银行”的话,那么其最明显的特征就在于这些机构所发挥的是与银行类似的融资功能。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目前这些机构资金来源多数与银行有关。从信托来看,已经被叫停的信贷类银信合作产品和票据类信托产品无疑是最典型的。除此之外,银信合作产品依然不少。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即使是一再被压缩的情况下,去年三季度,银信合作产品的占比仍然达到29.13%,余额为1.84万亿元。此外,目前的融资租赁、担保、甚至是民间借贷等业务中,在资金来源上大多也与银行有关;去年刚刚展开目前已经超过1.5万亿元的券商基金资管业务,大多数也是属于银行的“通道”业务;即使是债券市场,在资金来源上也主要依赖银行;银行理财产品更是与银行自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业务的危险并不在于其脱离于监管之外,而在于其监管标准可能大大低于对银行表内业务的监管标准,但是风险控制能力和意识却并不比银行强,甚至大大弱于银行。如果不能对这些机构采取类似于银行的监管标准,则可能因为规模的无限制扩张以及对风险的忽视产生更多的风险,并将这种风险最终传递到银行。事实上,目前这种风险已经露出苗头,一些银信合作产品在出现风险后,即使银行从合同的设定或法律上再怎么试图与自己摘清楚,最终也一定会被牵连。因此对于“中国特色影子银行”,监管和风险控制标准弱于银行这一点是必须关注的。此外,因为这些机构在业务上与银行相关联而导致的风险向银行传递也是必须高度关注的。
  其次是资金的流向。金融的功能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实体经济也是金融的本源。但是随着人们对财富保值增值需求的日益增长,很多金融服务已经脱离了这个本源,变成了人们追求收益的工具。在这一点上,应该说“中国特色影子银行”表现得比银行更加明显。一方面,许多“中国特色影子银行”的投资领域上本身就脱离了实体经济,比如一些与股票指数、黄金、石油等挂钩的产品,再比如一些艺术品投资;另一方面,多数“中国特色影子银行”产品的投资领域是银行主动退出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中国特色影子银行”机构资金向这些领域的进入,客观上的确起到了减少企业倒闭和社会失业率增加等作用。但是因为目前这些机构所进入的领域一般是银行因为政策约束不能进入的领域,因此如果不注重对其规模和资金流向的控制,一方面可能会加剧金融背离实体经济这一本源,造成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另一方面也的确会影响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调控,阻碍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
  再次是杠杆率问题。目前“中国特色影子银行”基本谈不上高杠杆,其结构的设计也与海外诸多衍生产品的复杂性无法比较。目前因为有《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约束,信托公司并不能实现高杠杆率;同样受监管政策影响,我国融资租赁的杠杆率一般也保持在1∶10左右;有分析表明,财务公司财务杠杆率约为9.22倍。可比的数据是,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一般为10~20倍,投资银行的杠杆率通常在30倍左右。应该说,“中国特色影子银行”至少目前并不具备高杠杆和设计复杂的特征。但是必须关注的是这样两点:其一,并不是所有“中国特色影子银行”都有杠杆率的约束;其二,很多受杠杆率约束的“中国特色影子银行”机构正在通过各种“创新”来实现对杠杆率的突破。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担保行业所出现的很多问题,就与这些公司通过各种手段突破对其规模的限制有关。
  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表示,我们国家的所谓影子银行和西方国家的影子银行实际上是不一样的。银监会下一步会立足于我国银行业的实际情况,对影子银行的内涵、功能、规模、结构、风险等方面加强研究,加强对影子银行的杠杆率、并表风险等的监管,完善行业规则,打击不法行为。同时,还要促进银行改革创新,提供更好的和更安全的金融服务。任何对于“中国特色影子银行”的研究也应该如此,不能全盘否定,但也要结合这些机构的特征,找出应对的方法。
  未来“中国特色影子银行”的作用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不能完全依赖市场,更重要的还是由监管来决定。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影子银行是风险也是机遇 2013-01-31
· 影子银行监管需“疏堵结合” 2013-01-31
· 近30万亿影子银行错配风险积聚 2013-01-30
· 2万亿信托兑付加剧影子银行风险 2013-01-29
· 以监管创新缓释影子银行风险 2013-01-23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备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