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记者调查,中央发出厉行节约的号召之后,公务吃喝之风得到遏制,一些酒店上座率明显下滑,但是一些地方却将宴请悄然转到了内部餐厅,知情人透露,有些单位的内部餐厅装修之精、标准之高堪比五星级饭店。 公款吃喝的危害人尽皆知。尽管中央三令五申,各地治理行动不断推陈出新,但从现实情况看,整治效果离公众期待仍有不小差距。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很显然,公款吃喝由高档酒店宴请“潜伏”到内部豪华餐厅,与“三个决不允许”的要求背道而驰。对此举决不可姑息迁就,必须抬头就打,否则,就会演变成一股公款吃喝的“潜伏”风:“四菜一汤”数量对了,却变成了大盘套小盘;进的是普通餐厅,吃的却是山珍海味;拿来的是饮料瓶,里面装的却是高档酒;白天是自助餐,夜晚却送上美味宵夜…… 说到底,公款吃喝之所以会“潜伏”,还是因为见不得阳光。只要把一切公务接待活动都置于公众的监督下,相信再怎样“潜伏”也会被挖出来。公务接待本身,涉及作为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公务人员的消费行为,是“自己为自己怎样花公家的钱立规矩”,是典型的包含潜在“利益冲突”的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健全财务支配和使用的预算、审批、审计和约束机制,一环扣一环,让公务接待中“潜伏”的开支无处藏身,从制度上杜绝公款吃喝。 仅仅有制度上的健全完善还不够,还要把铁的纪律变为实际的执行力。一方面,要加大违法违纪者的心理压力。公款接待消费的是公共资源,只是由代表公共利益的某个部门运作而已,应该是一笔明白账。接待双方都有责任、有义务对自己所占有的那份公共利益予以确认。所以说,实行实名接待、公开接待费用,不仅合情合理,更能增加社会舆论压力,使一些人不敢变着法子搞“潜伏”。 另一方面,要提高违法违纪者的法律成本。有法律专家认为,界定公款吃喝的“罪与非罪”是核心问题,要让惩治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各种挥霍浪费行为有法可依。试想,如果有人因为公务接待大吃大喝而丢了“乌纱帽”甚至被追究刑事责任,公款吃喝之风也会渐渐消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