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人口红利一词出现频率颇高。比如,将经济下行归因于人口红利消失,甚至用人口红利消失来诠释股市下跌、物价和工资上涨、收入差距拉大等。然而,一些诠释似是而非。对人口红利的判断,牵涉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有必要搞清楚。 何谓人口红利?有人说,人多力量大就是人口红利;有人讲,劳动力廉价创造人口红利。这实际上将人口红利视同人口规模效应和劳动力过剩,是一个认识误区。人口学认为,在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下降和老年人口增长有限,会出现一段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较高、数量相对较多的人口结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抚养比(少年人口与老年人口之和/劳动年龄人口)较低,劳动力负担较轻,有利于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从而为经济发展提供人口红利。之所以叫人口红利,是因为它同货币储蓄一样可以获得利息。劳动年龄人口丰富,相当于“储蓄额”数量较大;人口抚养比越低,相当于“利率”越高。反之则反是。完整的人口转变一般要经历人口负债—人口红利—人口负债的过程。人们追求的是尽可能增大人口红利值和红利期,缩小人口负债值和负债期。 我国人口红利期有多长?有人认为,进入21世纪后我国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也有人将2010年人口红利峰值的到来视为人口红利期的终结,并以此对经济增速趋缓作出理论解释。这也是一个认识误区。在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转变过程中,人口红利的“利率”变化呈两头低、中间高的倒U型曲线。如果以抚养比0.5作为进入和结束人口红利期的分界线,预测表明,1990年我国进入人口红利期,1990年—2010年人口红利逐步提升,2010年抚养比下降到34.2%最低值、人口红利上升到峰值;其后人口红利逐渐衰减,2030年前后衰减为零并随即转变到人口负债期;而后负债率逐步走高,2050年抚养比将达到62%左右,负债率也将创出新高。据此可以判断,当前我国人口红利期并未结束,未来10多年仍可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只是支持力度在逐步减弱。 同样,对2030年以后进入人口负债期也要作科学估量,既看到将要出现的劳动力总量不足、结构性短缺、成本上涨等不利影响,研究如何将负面影响减到最低程度;又实事求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并借鉴国际经验,寻求破解之法。 开发和利用好后人口红利是根本之策。研究表明,当一般人口红利进入衰减期以后,劳动年龄人口教育、科学、技能、经验等人力资本提升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将越来越大,可能表现出强烈的后人口红利效应。后人口红利效应可以弥补劳动年龄人口占比和绝对数量下降、抚养比上升的人口结构缺陷,形成人口和劳动力“以质量换数量”的新的红利机遇期。显然,开发和利用好后人口红利,从现在开始就应当注重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