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市场翘首以盼降准之际,央行上周五(1月18日)宣布将把已经实施一段时间的回购交易操作常态化,从即日起启用“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 Operations,
SLO)。根据央行安排,首批有资格使用这一交易工具的银行共有12家。 根据计划,这一工具“原则上在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间歇期使用”。也就是说,在现有每周二和周四的公开市场操作之外,只要市场流动性出现异常波动,央行都可以通过这一窗口向市场释放或者回收流动性。央行的目标也很明确,即“进一步完善公开市场操作机制,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主动性,促进银行体系流动性和货币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此举一出,市场反应强烈。很多市场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意味着未来降准的可能性将逐渐降低,而逆回购将成为央行向市场输送流动性的主要渠道。更有甚者,还有很多不明就里的分析人士喊出了“中国版QE”的口号,认为央行定向注入流动性的工具从此再添新丁。 笔者以为,市场的这些担忧略有混淆之嫌。从种类上讲,央行新引入的这一工具仍然属于公开市场操作的范畴,属于数量微调工具。另外,回购交易既包含正回购,也包含逆回购。也就是说这个工具既可以收缩流动性,也能够释放流动性。仅从这一点讲,央行的新工具就没有明确的指向性可言。唯一拓宽了的,就是央行本身的操作弹性。 央行为何选择在这一时刻拓宽自身的操作弹性?其中原因难以知悉。但是如果仔细翻阅过往三年央行公布的年度金融统计数据,或许能带来一丝启发。 根据央行统计,2010年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9.7%,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1.2%,流通中的现金(M0)同比增长16.7%。到了2011年,M2的同比增幅回落至13.6%,较上年降低6.1个百分点;M1的回落则更为明显,同比仅增7.9%,较2010年降低13.3个百分点;M0的同比增幅亦回落至13.6%,较2010年降低3.1个百分点。 而刚刚过去的2012年,除了M2的同比增幅从此前一年的13.6%回升至13.8%之外,无论是M1抑或是M0均仍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M1同比仅增6.5%,比此前一年还下降了1.4个百分点;M0同比仅增7.7%,更是大幅下降了5.9个百分点。 假如央行将M2视为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指标,那么2012年乃至现在,其向市场释放的流动性并没有减少,反而略有增加。但是,以企业活期存款为主的M1却依然出现下降势头,以现金统计为主的M0降幅则更为明显。这显然说明,在货币供应总量增加的同时,整个社会的资金传导体系出了问题,导致央行已经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打了很大折扣。 如果这个判断能够成立,那么央行此刻的做法就显得有理有据。首先,货币供应总量没有出现大的不足或者过量,只是M1和M0仍然呈现收缩态势,这是结构性问题;其次,结构性问题的根本,在于金融体系融资效率的降低,解决办法亦宜从这一方面入手,着力降低实体经济通过现有金融体系获得融资的难度;第三,解决问题需要时间,拓宽短期货币供应弹性的方式,能够更有效降低市场波动。 再将目光拉回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的要求赫然在列。而盘点有关部委近期的具体措施,相关精神的贯彻轨迹也非常清晰——四部委的第一刀,砍向了借由信托等维持现金流的地方融资平台;银监会刚刚结束的2013年监管工作会议,亦再度强调信贷对于实体经济支持的重要性。重点何在?都是在解决和疏通整个社会的资金传导体系,让资金更有效地流向有竞争力的企业。 真是这样的话,市场的主流判断其实也没有错——未来降准的可能性确实会逐渐下降。在房价和资产市场仍然存在反弹压力的情况下,再度采用“普遍灌溉”的做法,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