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两则关于慈善的新闻引关注:2012年11月,广东省慈善总会联合媒体发起公益行动,号召为西部山区孩子捐款捐书,然而募捐30天,仅收到100元(1月7日《工人日报》);1月6日,儿慈会13项基金被指从未捐助,儿慈会对此回应,因官网改版,信息还在填写中(1月7日《新京报》)。 拒捐成为民众的默契,与其说是慈善气候欠佳,不如归结为,这类募捐难以调动民众的行善热情。无须讳言的是,这些都跟官方慈善机构的信誉滑坡有关。 而儿慈会13项资金显示“零捐助”,受到一片质疑,也佐证了官办慈善的窘境:运作暗箱化,善款流向不明,导致它动辄得咎。尽管“官网改版”的解释或许属实,可它的公信力下跌,却是不争的事实。 官方慈善的公信力困境,是负面形象累积的恶果。从郭美美到善款发霉,它俨然掉进“丑闻烘烤——舆论诟病”的循环,损害了自身公信,也冷却了民众的爱心热度。《2012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中就显示,我国慈善业“年度透明指数”为45.1分,与人们的期待相差甚远。 在此情境下,募捐遇冷,也是为公信危机“偿债”。拒捐成为人们的道德选择,正是对慈善现状的不满,是种迂回的监督诉求表达——慈善信息不够透明,行政主导下的慈善运作效率低下,慈善下指标摊派,“雁过拔毛”式的利益攫取等沉疴,都在消解着慈善的感召力,都亟需纠偏。而网友爆料,将儿慈会推上舆论风口浪尖,也是对慈善运筹的积极监督。“在场的监督”,是对慈善机构规范运作的倒逼。 慈善业的“内伤未愈”,确需刮骨疗毒。事实上,基于官方慈善的信誉流失,政策性救赎也在日益迈进:前不久,民政部等要求慈善机构公开善款来源去向;北京还拟建统一的慈善信息化平台,规定慈善机构不及时公开最高罚3万。制度补全,有助于慈善业信誉空格的填补:当善款不再在“闭门操作”中成谜,运作效率得以提升,慈善机构去“行政化”的步子也日趋稳健,慈善解冻,就不会遥远。 募捐遇冷,映衬了官方慈善的窘迫,但它未必全是坏事——“危”也是“机”,若慈善机构亡羊之后,自觉补牢,聚拢信任资源并非难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