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起,昆明长水机场因出现大雾天气,遭遇“云南史上最大延误”。当天440个架次航班取消,近万名乘客滞留。机场一度出现混乱,多个值机柜台被砸。因广播失声、饮食困难等,冲突频频上演。5日,滞留乘客全部飞离昆明。(1月6日《京华时报》) 一场大雾,拉开现实版“人在囧途”的序幕:航班延误,万人滞留,而“堵心”基调,也贯穿在混乱节奏中。对当事乘客们来说,趁假出游,本为邂逅一份自在欢娱,谁知道,遇上的却是“堵”,想不郁闷都难。 大雾突袭,让人猝不及防,无疑是这次机场滞留事件的引线。但滞留造成机场瘫痪,冲突频现,恐怕还须“多面归因”:天时不利,乘客的“心灵雾障”,固然会恶化事态;可若是公共服务得当,又何至于怨气堆积?应该说,对机场、当地政府等多方而言,人流蜂拥和糟糕天气,是对硬件配置和危机处理的起码考验。作为管理方,只有做“最坏预设”,才能关键时候“不掉链子”。 从媒体还原来看,此次航班大延误中的乱象,用“一地狼藉”来形容,也不过分:登机前,乘客没收到任何“航班停飞”提醒,导致滞留人数叠加;饮食困难,不见管理方适时“温馨关怀”一下,却见机场员工“哄抬物价”,一碗米线叫价78元;空调“罢工”,供暖不畅,许多乘客被迫就地取材御寒;有乘客打市长热线,却被告知“这事不归我们管”;还有,在焦虑蔓延的情境下,广播失声,沟通机制失灵。 “囧途”之苦,冷暖自知。对乘客来说,满是期待的旅行,却被大雾摧折,只剩“抢机逃离”的仓皇,难免失落。而这般缺憾,又无法被可观的服务补全,反倒在集体焦躁的氛围中,激起冲突和对峙,这比“航班延误”更令人遗憾。 对城市形象而言,口号是“毛”,细节性改善才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当地方形象宣传的丰满,遭遇的是民众实地体验的骨感,那么,再美好的标榜,都会变成负累。危向机的转变,在于责任归位和规则恪守:试想,若管理方将“服务本位”内化于心,并投射在细节践行上,以柔性关怀化解焦虑,以温情派送为乘客“驱寒”,一次延误,又何尝不是服务有序的证明契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