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违规保荐机构不能只是“挠痒痒”
2013-01-07   作者:皮海洲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皮海洲

  新年伊始,证监会的首张罚单便开给了保荐机构。根据证监会1月3日发布的通报,由于发行人业绩下滑信息披露不够,科恒股份、南大光电两家公司首发项目的保荐机构国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均被出具了警示函,4位签字保荐代表人均被采取了“3个月内不受理其出具文件”的监管措施。
  针对上市公司业绩变脸问题而对保荐机构开出罚单,这种做法显然是有针对性的。虽然这次证监会对科恒股份、南大光电两家公司保荐机构的监管主要是针对信息披露不及时、不准确、不完整,但撇开两家公司的具体情况,实际上很多新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并不排除这些公司在上市之前,保荐机构帮其造假,或对这些公司造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在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的情况下,对这些公司的保荐机构予以处罚是很有必要的。上市公司业绩变脸,保荐机构罪责难逃。
  不过,基于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已成为A股市场一大公害,同时也基于去年年末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对首次公开募股(IPO)在审企业财报进行专项检查的安排,笔者以为,在新的一年里,管理层应加大对保荐机构的查处力度,让保荐机构为自己的渎职行为感到切肤之痛。
  以前,管理层对保荐机构的查处明显“手太软”。比如在过去的一年里,管理层共对6个首发项目因违章而对保荐机构和保代开出18张罚单,其中4张罚单开给保荐机构,14张罚单开给保荐代表人。而在这18张罚单中,处罚最重的也就是百隆东方和珈伟股份这两个业绩变脸项目。两个项目的保荐机构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均被出具警示函,4名保荐代表人的罚单都是“3个月内不受理保荐代表人负责的推荐”。可以说,这些“最重的处罚”都没有危及到保荐机构的切身利益,这就更别说那些“监管谈话”之类的措施了。既然监管措施丝毫无损于保荐机构的切身利益,那么这样的监管措施就很难真正起到警醒作用了。这也正是导致A股市场发行人包装上市、新上市公司业绩变脸现象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
  这一次,管理层在新年伊始之际对保荐机构开出的新年首张罚单,仍然还是重复去年的故事,为此,本人不能不为管理层安排的对IPO在审企业财报进行专项检查工作的效果表示担心。如果不能加大对保荐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这又如何能挤出这些IPO在审企业的业绩“水分”呢?
  该如何加大对保荐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呢?在这个问题上,管理层其实是有法可依的。根据《证券法》第192条规定,保荐人出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定职责的,除了责令改正、给予警告之外,还可以没收业务收入,并处以业务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撤销相关业务许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任职资格或者证券从业资格。应该说,《证券法》的这一规定已经是非常严厉了。因此,在对保荐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问题上,管理层只需要严格依法办事就可以了,不需要管理层有更多的创新,或等待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杜绝保荐机构“荐而不保” 2013-01-05
· 证监会向两保荐机构六人亮黄牌 2012-09-14
· 珈伟股份步步惊心 保荐机构该当何责 2012-07-17
· 东方金钰定增一波三折 临阵撤换保荐机构 2012-06-13
· 保荐机构怎能成“化妆师” 2012-04-25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