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制度成为2013年新年我国股票市场最值得关注的新政。新年第一个交易日,作为落实主板退市的配套制度,《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板股票交易暂行办法》正式运行。与深交所只设“退市整理板”不同,上交所的“风险警示板”包括“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两类,“风险警示股票”包括23家ST公司股票和20家*ST公司股票,目前暂无“退市整理股票”。
退市制度展现威力,截至4号收盘,风险警示板共有13只股票跌停,占该板可交易股票比例三分之一。这并不是第一次,去年7月上交所发布《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稿)》,在将ST板块股票列入风险警示板的“噩耗”刺激下,整个ST板块连续两天上演“百股跌停”。
此次退市制度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禁止风险股票恶性炒作,另一方面向市场展示退市的决心。
证监会必须给习惯于炒作ST股的普通投资者以退出通道,同时展示决心,他们面临着巨大的难题,过度保护可能让退市制度名存实亡,严格退市可能彻底封堵并购重组之路。
退市与上市是股票市场的基础制度,是建立信用定价机制的基础,上市退市不一定代表有信用,任何金融制度只要让信用溢价就是好制度。
退市制度有两点值得关注:稳健退市、安全退市成为重中之重;重组溢价并不会因为退市制度。
上交所规定增加风险控制手段。按照规定,“风险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投资者只能使用限价委托,而不能使用市价委托;同时,“风险警示股票”涨跌幅设置为±5%,“退市整理股票”为±10%。“风险警示股票”当日换手率达到30%的,属于异常波动,上交所可对其实施盘中停牌,直至当日收盘前5分钟;二是单一账户当日累计买入单只“风险警示股票”的数量不得超过50万股。这显示出,监管层对于退市时社会安全的考虑胜过其他因素,上交所决心杜绝资本大鳄通过市场价格操纵吸引散户的行为,避免更多的散户卷入风险黑洞,增加退市的社会不稳定风险。以往权证价格异常的案例尤在,在退市制度上绝不应该重蹈覆辙。
证监会提出退市制度保护投资者的四部曲:一是加强退市信息披露,向投资者揭示退市风险;二是设立“退市整理期”制度,以利于投资者有更多的机会处理手中股票;三是建立重新上市制度,“能上能下”、“能下能上”;四是为退市公司投资者提供股份转让服务。
复活上市存在重组溢价,而退市后重新上市相当于台后重组上市,退市前后股票有最大的折价,重新上市则可以获得最大的溢价,复活上市与重新上市应成为重点监管的领域。
深交所去年12月推出的退市制度设计不够缜密,被投资者诟病。按照相关规定,某只股票在被深交所作出终止上市决定后5个交易日届满的次一交易日起,将进入退市整理板进行交易,推算*ST创智和*ST炎黄两只股票最快将于1月11日“入住”退市整理板。
两只股票垂死,9只股票重生,2012年年底深交所召开的第七届上市委员会会议传出消息,*ST关铝等9家暂停上市公司恢复上市申请均获通过。此前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ST关铝等公司分别通过改善经营、实施破产重整计划和重大资产重组等方式,主营业务和盈利能力获得改善,增强了持续经营能力。这也就意味着,某些重组成功的股票依然存在巨大的重组溢价,火中取栗者仍有巨大的转腾空间。
面对前门退、后门进的质疑,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称,任何一项新的法律法规实施,必须留出必要的通告和准备时间,才能保证市场参与各方的权利公平和机会公平。沪深交易所立足投资者保护和“稳中求进”的原则,专门对存量和增量暂停上市公司予以区别对待,进行新老划断,作出妥善安排。
退市不可能大面积全退,二级市场的普通投资者请记住,你不是王亚伟,赌重组要赌的东西太多,普通投资者输面极大,赔不起。
重要的是,证监会得证明自己对所有僵尸上市公司一视同仁,对多年依靠政府补贴的公司绝不姑息,对明显出现价格异动的公司将一查到底,否则,退市制度将会变成一轮寻找无后台软弱者的游戏。建立公平的、严惩内幕交易者的制度,是建立严格的、有说服力的退市制度的前提。
新退市制度刚刚走步,希望监管层通过严格的退市制度,通过严厉惩处内幕交易,表现出自身对信用的尊重,以及自身的监管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