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不是世界末日,但对许多欧洲人来说是灰暗的一年。迄今为止还没人能给出明确答案,如何及何时解决欧债危机?只看到越来越多的欧元区国家卷入危机之中,陆续成为救助对象、关注热点。即便在德国——这个在欧债危机中仍然保持经济活力并实际成为欧洲大陆领导者的国家,2012年对许多德国人来说,也不是愉快的一年。
2012年是德国报业的“末日年”。12月7日,《德国金融时报》以苦涩的幽默宣告了报纸的完结,这天的报头不是“FinancialTimes”,而是“FinalTimes”。这家自创刊以来就持续亏损累计2.5亿欧元的报纸,在坚持了12年后终于倒在2012年的冬天。此前三个星期,德国老牌的左派报纸《法兰克福评论报》因财政陷入严重困难向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在德国这个号称世界最大的纸媒市场,两家主流报纸相继倒闭让社会各界都很震惊。《德国金融时报》的总编在向读者道别的文章里说出了两家主流纸媒相继倒闭的原因,他写道:“自成立以来,我们曾报道过的关于集创造力和破坏力于一身的互联网故事,或许比任何其他德国媒体都要多。但我们就是不能发展出一个基于网络的商业模式,来资助我们所运作的新闻。”
互联网时代纸媒如何生存,已经是个全球性的问题。纸媒能否适时主动转型并找准市场空间,成了纸媒生存与否的关键。事实上,在同一个市场,如果定位准确,纸媒会仍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德国的《时代周报》就是通过深度及分析报道来赢取所谓高端市场,报纸发行量稳步上升。
转型当然不仅在报业。“蒂森克虏伯”在德国人眼中是钢铁业的代名词,而这个钢铁巨头正在进行大重组,目标是退出钢铁业。公司董事长希辛格尔在2012年年末的公司高管会议上提出,蒂森克虏伯目前尚占70%销售额的钢铁业务应大幅削减至30%甚至零,公司应该转型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希辛格尔表示,“在未来,我们会更多地思考,少干体力活”。
蒂森克虏伯2012财年亏损达50亿欧元,钢铁部门居亏损之首。在美国和巴西投资新建的钢厂投资额远超预算,且亏损严重,成为公司的沉重负担。雪上加霜的是,在巴西红树林地带的工厂因污染环境,公司还被罚款400万欧元。公司还涉嫌一系列行贿受贿的丑闻。
在全球钢铁业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形势下,蒂森克虏伯要进行的转型应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对这个公司数十万员工乃至许多德国人来说,这个转型在情感上几乎难以接受。而这个目标能否顺利达成,对这个负债累累的钢铁巨头来说也是相当有难度的。
但至少,市场对转型还是持积极的态度。在希辛格尔宣布新战略的当天,蒂森克虏伯的股价涨了近6%,这让人看到转型带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