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剂风波之前,中国的白酒行业已走过了近十年的黄金期。以茅台为代表的高端白酒行业,一度自诩有上千年饮酒习俗造就的庞大刚需支撑。不过,在笔者看来,高端白酒行业的刚需是伪命题,这种建立在畸形消费和非市场化手段之下的刚需,可称为“中国式刚需”,其所造就的繁荣景象只不过是非正常化的一种幻象。 高档白酒股日前即遭受了一次洗劫。中央军委日前印发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十项规定,其中一条就是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豪华宴请、不喝酒等。消息甫一出来,白酒股全线遭受重创,仅24日一个交易日贵州茅台就蒸发了125亿元的市值。 高档白酒股大跌固然有前期塑化剂事件的影响,但禁酒令的冲击才是其预期实现逆转的真正原因。买股票买的是预期,预期发生变化才会使投资者用脚投票。很显然,茅台等高端白酒真正的消费者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公务消费。公务消费受限,高档白酒企业业绩一定会受到冲击。除了公务消费,高端白酒“买的人不喝,喝的人不买”,一些自掏腰包买酒的人,自己并不喝,主要将高档酒用作了交易工具。 在这样一种极其畸形的消费市场的主导下,茅台酒价格节节上涨,甚至已经成为了游资炒作的商品。许多商家和炒家在茅台每瓶1600元时才开始囤货,有的甚至涨到1900元才大量囤货,他们憧憬茅台酒几年之后可以炒到五六千元。 军队的禁酒令和新一届中央政府的反腐决心已经让相当一部分人不敢再花天酒地。这对茅台等本身价格已经严重脱离国人购买力的高端白酒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所以,尽管贵州茅台在其经销商大会上要求经销商不得降价,要死守住每瓶1519元的最低限价。但经销商大会才结束,就有经销商明守暗降,1箱以上的价格已经低至每瓶1500元,可以预计短期内茅台酒价格下跌已成必然。 事实上,需求只与可承受的价格有关。当可承受茅台酒价格的买家大量消失时,这种建立在畸形消费之上的刚需顷刻间便消失殆尽,白酒价格下跌也就成为必然。这一结果给鼓吹高端白酒具有庞大刚需支撑的人脸上打了一记耳光。 同样,建立在一个非完全市场化之上的房地产的“刚性需求”也不堪一击。那些认为房价仍将一路涨下去的多头们的诸多理由中,一个常被提及的理由就是强大的“刚性需求”的存在。一些地产商在宣传中会故意模糊想买房和买得起房的人,而把这些人统称为刚需。他们忽略了一点,买不起房的人也有住房需求,但他们甚至无法支付首付款,这种没有支付能力的刚需只能是伪刚需。而现在能“买得起房”的大多数城市里的年轻人,如果没有父母甚至祖父母帮忙支付首付款,是根本无法实现他们对住房的刚性需求的。 因此,笔者认为,存在于茅台酒或者房地产市场的“中国式刚需”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对于相关企业而言,必须警惕这种“中国式刚需”所带来的繁荣幻象。只有当茅台酒“喜欢喝的人买,买得起的人也喝得起”,而房价与收入能达到一个相对正常的比例的时候,这时市场的刚需才会真正地显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