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期待政策面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2012-12-26   作者:傅子恒(万联证券研究所负责人,经济学博士)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2013宏观经济将“温和复苏”而不太可能“强劲复苏”。十八大之后各方对下一步改革的期待不断增强,化解垄断行业挤压市场机会、遏制全社会范围内收入分配差距持续加大等难题从“酝酿解决”走向“着手解决”,标志着这将是真正开始破解调结构难题的新阶段改革元年。
  2012年即将与我们告别,中国经济在这一年“平稳筑底”的表现也将归入历史。回头看,这种平稳显得有点沉闷。仅以证券市场而言,在全球大多数股市上涨的情况之下,A股市场表现在最差者之列,截至12月中旬,A股行业股票指数取得正收益的仅有房地产、家用电器、金融服务、建筑建材、有色金属和医药生物六个行业,略好于2011年大类板块收益全部为负的表现。证券业一、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的大幅下滑,对于过惯了阔日子的证券与基金行业甚至可以用“凄风苦雨”来描述,许多机构不得不收缩支出。
  目前对来年展望形成的相对一致的预期是,2013年中国经济的确定性将高过2012年。笔者的预计是,起始于2012年四季度的宏观经济景气度回升的趋势或能得以延续,A股市场外部环境将好于2012年。2012年前三年季度GDP同比增长率分别为8.1%、7.6%、7.4%,前三季累计同比增长7.7%,第三季度7.4%的增长水平有望成为经济连续7个季度下滑之后的分水岭,2013全年经济增速均值将能回升至8%以上。综合来看,可以将2013经济增长定性为“温和的复苏”。
  得出这一判断的理由,主要基于以下的事实:
  首先是2012年9月之后政府投资力度再度升温,新项目陆续投产除了对2012年四季度增长形成拉动效应外,也将给2013年上半年的增量增长提供支撑。而在战略规划层面,新型“城镇化”愿景描绘出未来5至10年中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蓝图,为各类资本在新历史时期继续提供投资扩张空间,如政策操作得当,将可以成为中国经济未来中期增长的新动力。其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宏观政策定调是“稳中求进”,目前已确定的是,积极财政与稳健货币政策将会继续保持热度,以结构性减税、扩大投资与收入增长为重点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将会大于2012年度。最后,从整个行业基本面情况来看,经历前两年的调整之后,若干行业在对存量库存持续消化的基础上,初步显现出止跌企稳态势,如以钢材为代表的过剩产业价格有所企稳,家电等早周期行业有所复苏等,全社会就业水平保持了稳定,显示出经济微观层面正“自主复苏”的端倪。
  不过,2013年经济与股市运行仍有多个不利因素。比如,出口形势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中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增多,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继续下降,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之路艰难曲折,使得2012外贸增长达到10%的目标已难达成,2013年要打破全年个位数增长局面面临更大困难。又比如,本轮经济反弹的支撑点是政府投资,但2012年四季度的项目增量贡献将在2013年之后效应递减,后续增量项目投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当然也取决于政策推升的节奏安排。而在消费层面,多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不断下降的事实显示居民消费潜力不足,收入分配改革是个长远与复杂的过程,其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不可能出现像投资那样可以突击安排对经济增长产生迅速跃升式的拉动贡献。在经济复苏势头初现与通胀反弹的预期下,央行在2013年难有较大的政策放松动作余地,“稳健货币政策”预示,M2增速或将维持今年14%左右的持平增长。
  立足于宏观经济形势好转基础之上A股运行状况好转的判断,笔者认为2013年整个证券行业的发展环境也将好于2012年,其表现主要是证券自营下滑对券商业绩的拖累将会收敛,市场环境好转也将有利于促使各方面共同推动之下券商创新的活跃度大幅增长,从而有利于2013年券商整体业绩的改善。由于市场与行业开放度不断扩展,券商竞争程度也将更激烈,大券商在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中小券商要么迅速发展壮大,要么探寻到具有自身特点的竞争优势,方能有效拓展生存发展空间。同时,由市场开放与创新催升的券商业态模式重塑以及行业主体之间的整合,将会从2013年开始并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在股票二级市场表现方面,巨额解禁股压力以及资金流动性扩张预期不高,将可能使得股市随宏观经济好转以及自身被低估的“修复行情”一波三折,行情不太可能单边上扬。
  由上述认识展望2013,中国经济平稳复苏的前景悬念不多。比较受关注的是,2013年是真正开始破解调结构难题的元年,十八大之后各方对下一步改革的期待不断增强,期待改革所释放出的“政策红利”对经济、对股市回暖的促动作用。这种期待体现在各个层面,热点关切包括化解由行政准入等原因造成的垄断行业挤压市场机会如何破局,遏制全社会范围内收入分配差距持续加大如何破局,国企内部分配制度与机制如何理顺优化以促进社会公平,居民个人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下降问题解决如何破题,以让民众更多分享改革成果并启动内需,如何优化与重塑地方政府收入来源、弱化与解决过度依赖土地财政这一畸形模式问题等等。
  解决问题的路径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更大程度地打破利益垄断,放松准入管制;政府减税让利、少取多予给企业与个人释放更多收入增长空间;从理顺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入手全力推进分配制度改革,争取获得实质性突破;优化、调整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以及转移支付方法等等。
  当然,上述所列仅是热点与重点而远非全部,而这些热点与重点改革、调整,将释放出新历史时期经济、社会进步的“政策红利”。对比一直以来只是对所关注问题的“酝酿解决”,2013的“着手解决”以及速度提升,有理由让我们将2013年定位为新阶段的“改革元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公积金也要释放“改革红利” 2012-12-24
· 改革红利驱散市场阴霾 2012-11-26
· 挖掘改革红利中国经济还大有可为 2012-11-22
· 改革红利取代人口红利需重大深远变革 2012-08-27
· 释放结构性改革红利才能成世界的发动机 2009-07-30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