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对中国股市2012年的总结充满了纠结。一方面,改革措施频出,提振信心的喊话不断;另一方面,即使最近两周指数有所回升,但全年仍可用伤痕累累四个字来形容。与此同时,美欧股市在其经济社会问题成堆的情况下节节上升,对我国股市内在治理矛盾提出巨大挑战。 近日,中国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对投资者提出的市场热点问题进行回应,提出三个“不匹配”,即投资者的信心与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发展形势不匹配,投资者的结构与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要求不匹配,投资者的预期与市场改革的时效进展不匹配。笔者认为,这三个“不匹配”是近期市场不稳定、行情低迷的一部分原因;同时,对于这三个“不匹配”,也有必要进行讨论。 “投资者的信心与我国经济基本面的发展形势不匹配”只是一个表象,不足以揭示中国股市长期低迷的原因。因为,如果大的投资者不发挥主导作用,散户是无能为力的。这一轮长时间低迷的行情,始作俑者是机构投资者,恰恰是他们没有发挥引领价值投资和发现的职能,没有发挥校正经济基本面跟价值投资匹配的作用。机构投资者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这一严重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所谓“投资者的结构与市场稳定运行的内在要求不匹配”,可能指的是中国市场中散户比较多,不利于市场稳定运行;如果机构投资者比例很大的话,市场就稳定了。对这一观点,笔者认为需要认真地加以讨论。 一般认为,国外成熟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70%甚至以上,这样市场就稳定;而我国证券市场上的机构投资者比重还比较低。初看这个逻辑不错,但也有盲目对比之嫌。到今年9月底,各类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是42%多一点。在笔者看来,这个市值比例也已不小了。如果从流通市值来看,自然人只占26.5%,其他都是各类机构投资者,包括企业法人。机构的占比也不算小。 当然,还有一个问题是,虽然我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有的市值占比已不小,但是散户在二级市场交易的比重比较大。这是一个突出矛盾。不过,问题也不这么简单,有些交易表面看是散户,但背后是小的机构借散户名义从事交易,而不是真正的自然人交易。因此,决定价格走势的不是散户,而是机构。市场持续低迷的原因,主要还是大的投资机构没有发挥好引领价值投资的作用。 谈到改革和投资者的预期的不匹配,我们也应该检讨一下改革的安排,看看在次序上,在重点择取上是不是也有一些问题,而不能过多的对投资者进行指责,特别是对普通的投资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