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央视的影响力,“速生鸡事件”迅速成为年末食品安全领域的热点。从鸡场超量喂药、使用禁药,到百胜的供货商山东六和鸡2年8次抽检不合格,公众之所以关注,是因为生在“舌尖上的中国”,吃是大事,关乎国计民生。
从红心蛋、健美猪到速生鸡,国人对“好不好吃”的要求一再退守,直逼“能不能吃”的底线。速生鸡事件中,一只鸡40多天的成长速度,让人难以置信。
老实说,公众可能存在误解。速生鸡40多天的生长周期,未尝不包含养殖业科技进步的因素。公众的疑虑也有其合理性。一方面,食品生产和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普及并不够,公众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一切非自然的都是坏的。另一方面,如六和鸡这样“常年超标产品”,也让整个食品生产行业信任流失。
撇开各种违规行为不谈,投喂了药片的速生鸡能不能吃,谁说了算?一个解决方案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相关机构,以解决食品领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速生鸡、转基因大豆之类的“非天然”食品能不能吃,媒体、专家、网络说了都不算,只能是相应的评估机构说了算。
食品安全的风险评估和检测,是制定相关标准的前提,也是发现食品安全漏洞的关键。但风险评估并不是“零风险”,而是把风险控制在人体可接受的范围内。比如,养鸡时如果不能避免使用药物,那么可以使用哪些、用量多少、有什么危害,都需要事先明确下来。这样才能将食品安全管理问题进一步前移,而不是鸡肉出了问题查鸡,猪肉出了问题查猪,永远处于救火状态。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管理规定》,也有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问题是,如何发挥食品安全评估的作用。这一方面需要提高这一机构的公信力,不要成为利益集团代言人,而是秉持公正、科学、以公共利益为重的态度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则要紧跟公众高度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尽快做出解答,以公开、权威的态度,发挥舆论主导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