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失去规范销售的根基,银行理财产品涉足股市投资,可能引发的风险及纠纷更多。银行员工“私售”案件敲响的警钟,不该只是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而应换来实实在在的改进理财业务销售体系的举措。 据媒体报道,银监会办公厅近日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代销业务风险排查的通知》,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排查代理销售第三方产品的业务,并在15日内完成排查工作并形成正式汇总报告。 该《通知》的下发,显然针对近期暴露出的几起“私售”事件。华夏银行、工商银行等先后被曝员工私卖理财产品亏损,其中,华夏银行嘉定支行员工濮某“私售”私募类理财产品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项目涉及金额高达1.9亿元。工商银行浙江金华商城支行前客户经理向客户私售理财产品,至今仍有4个村民的400万元拆迁补偿款尚未追回。 这些案件的发生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也给银行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华夏银行员工“私售”理财产品巨亏被曝光后,导致其股价12月3日暴跌4.15%。 对于员工“私售”理财产品的处理,各方存在不同看法。华夏银行强调,从未组织过该问题产品的销售,产品发行方与投资者均没有与该行签订过任何书面协议。有一种观点认为,若华夏银行在该案中开创赔付“先河”,将有违契约精神,对未来其他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极为不利。小概率的员工个人违法行为,让银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最后为此付出代价的将是无辜的储户和股民。 可问题在于,银行能否完全撇清责任?对受害的银行客户是否公平?大量资金购买的“私售”理财产品,在银行网点内达成交易,且支行行长参与投资,暴露出的问题相当严重。这绝不是某个违规员工的道德风险简单所致。假如相关银行完全免责,只承担不涉及经济赔偿的管理责任,又有多少银行会从中吸取教训? 监管部门此前出台过规范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管理办法,要求银行做到“卖者有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买者自负”,实现合规销售,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然而,违规销售理财产品的发生,在银行业并非个案。有股份制银行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一线理财经理做“私单”不是数家银行的个别现象,而是整个银行理财销售业务的行业潜规则。 这类问题的屡屡发生,与处罚不够严和教训不够大有关。倘若认为担责不规范理财产品会给银行业带来灾难性的冲击,那么,以完全免责的结果来包容银行的管理疏忽,将留下蕴藏更多风险的
“温床”,后果不容低估。 国内银行的理财业务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今年9月末的银行理财产品余额比
2011年末增长近47%。国内银行的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已经到了该引起注意的时候。银监会纪委书记杜金富近日在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指出,部分银行仍存在不规范的理财产品运作方式;个别银行存在宣传、信息披露等方面不到位、投诉处理不及时、内控管理不严等问题。 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近日撰文提醒,目前银行发行的“资金池”运作的理财产品,由于期限错配,要用“发新偿旧”来满足到期兑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 规范销售是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根基。目前暴露的很多问题反映出银行销售环节存在不规范情况,管理上有漏洞。前不久,市场还在热议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股市,证监会负责人曾表示引导银行理财计划更多面向二级市场进行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假如失去规范销售的根基,银行理财产品涉足股市投资,可能引发的风险及纠纷更多。 银行员工“私售”案件敲响的警钟,不该只是对投资者的风险教育,而应换来实实在在的改进理财业务销售体系的举措。那样的话,监管部门对银行代销业务风险的排查要求,才不会走过场,切实起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