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昨天(12月18日)在北京发布2013年社会蓝皮书——《2013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称,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总体上仍在继续提高,城乡收入差距有反弹的风险。 社科院蓝皮书的这个结论,与收入分配不公及居民收入差距难以缩小甚至仍有扩大的现状基本吻合。前不久,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发布的一个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大大高于0.44的全球平均水平。这样的现实,显示了收入分配改革的迫切性。 论及收入分配改革,不得不提及围绕这项改革的总体方案。众所周知,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迟迟难以出炉。究其原因,一是究竟该怎么改,在哪些落点上发力,还存在不少争议;二是改革触及既得利益,且痛感很强,导致阻力很大。某种意义上,这个总体方案与其在争议中强行推出,倒不如谋定而后动。 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公,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难题。有必要厘清的一点是,收入分配问题不能就事论事,而是先要跳出分配看分配。比如,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难以靠分配制度本身求解,而更应该通过经济发展、借助城镇化做大财富“蛋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城镇化,将使得城乡差距的缩小成为一个自然的结果。 跳出分配看分配,也意味着求解分配不公问题,要借助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比如在税收政策方面,当提升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针对中、小、微型企业减税;同时,要健全公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既有利于提高就业水平,也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大的系统,狭义上的分配制度变革,只是整个系统的一个环节。倘若一谈及收入分配,就只盯着分配的结果说事,则有可能事与愿违——有良善的想法,却未必能实现目标。 当然,跳出分配看分配,也不是说针对分配环节进行改革,就无所作为。收入分配的格局,由体制、经济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等共同造就,包含了许多的矛盾和冲突。从分配改革的方向来看,即是要提低、扩中、控高。整个社会在做大财富“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 围绕收入分配改革,一个基本的立场应是,公平效率兼顾,且机会公平为先。这一立场当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主线。围绕着这条主线,一系列改革举措可以相继实施,比如形成有利于国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薪酬形成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高收入分配的透明度,等等。 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难见成绩,症结之一,就是因为这些改革定会触痛既得利益。一些垄断部门不肯轻易放手,相关的减税建议也往往难以转变为政策。很多时候,一个改革建议提出来之后,即遭遇各方的压力和阻力,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改革方案迟迟难以面世,跟各类压力和阻力也不无关系。这个时候,除了“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来谋求突破,别无他途。有勇气和决心,才能直面阻力、战胜阻力;有智慧,方能走出争议、超越阻力。 李克强副总理前不久围绕改革智慧有一段精彩论述,他指出,调整利益格局,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李克强的这个论述,虽是针对改革在普遍意义上的态度,同样值得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得到体现。概言之,收入分配改革是诸多“深水区”改革的一个缩影,这一改革进展如何,可视为其他领域改革成败的样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