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中国社科院发布《中国养老基金发展报告2012》称,2011年养老金收不抵支的省份有14个,收支缺口达到767亿元,个人账户空账额突破2万亿元。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在此次发布会上表示,建议划拨央企利润来弥补养老金缺口,争取到2020年做实个人账户。 今年以来,围绕如何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引发了很多讨论。其中不少学者和官员的建议都提到增加个人缴费,把个人账户做实,或者实行延迟退休制度。 毫无疑问,以上两个方案都遭到公众的抵制。毕竟,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不能仅仅只在公众身上打主意。如果说延迟退休遭到反对,源于公众对社保制度的不公平和改革的“碎片化”的愤慨和无奈;增加个人缴费引起的激烈反对,不仅仅涉及公平问题,还因为公众自己负担的养老保险比重已经不低。 从延迟退休到增加个人缴费,在公众的印象中,都是增加公众对自己养老的责任。无论是采取延迟退休的办法,还是增加个人缴费,从经济学上说都是有道理的。但个人都不愿意付出更多,这个情况在福利国家表现得非常明显。何况,普通公众(及其所在的企业)承担了较重的负担。 中国目前社保缴费率已经不低,实际社保费率超过40%,甚至高于不少经济比我们发达的国家。但普通公众却享受不到不需要自己掏钱或缴纳很少养老金的机关及事业单位职工那样的养老待遇。 当下养老金制度给大部分阶层、群体造成的公平性焦虑,导致任何增加公众负担的解决方案都会遭到反对。相较而言,让央企或者国企承担更多社会责任,为公众养老承担部分责任并不为过。财政部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16932.6亿元,其中央企累计实现净利润15023.2亿元,占比88.72%。本来根据国务院的有关规定,部分央企须上缴利润5%~10%的红利,那么2011年央企应缴红利最低为751亿元。 用央企的利润来弥补养老金缺口无疑合情合理。目前央企和国家财政情况都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应当说是解决养老缺口的好时机。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应对老龄化的压力更大,解决养老金缺口的问题早晚要面对。中国的老龄化人口比例越来越高,我们的近邻日本是在整个社会老龄化既成事实的情况下,养老负担非常重,对此我们当引以为鉴。越早致力于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越早开始解决中国养老制度的公平性问题,对于中国社会的长期稳定越有利。从社会公平和央企社会责任角度看,央企承担起养老金缺口的部分责任实在不由推脱。 数据显示,2011年各级财政对养老保险新增补贴高达2272亿元,自1997年以来累计补贴金额达1.25万亿元。如果央企能够拿出部分利润,则无疑减轻财政的负担,可以让公共财政用于更多亟需的社会民生领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 当然,不能将养老金缺口的全部责任都推给央企或者国家财政,但如果央企承担了更多的责任,那时,即便依旧有缺口,同时只要公平问题解决了,公众对于延迟退休、增加个人缴费等方式恐怕也不会再激烈反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