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即将进入2012年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期。从历年年报的情况来看,上市公司年报质量仍有待提高,问题依然突出。 2012年1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2012年第42号公告,对上市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其在减值准备、会计人员独立性及内部控制信息制度等方面给予了明确的界定与规范,从内容与时间因素来看,是相对完善与及时的。研究年报监管工作,实际上每年都在年终阶段有部署,但效果与提升度仍显不足。比如证监会相关信息显示:截至2012年4月30日,沪深交易所2403家上市公司全部按期披露了2011年年报,经过审核分析工作,发现问题正式立案17家,都是信息披露问题;而在所发现问题中,财务会计问题占比为58%,日常经营问题占22%,公司治理问题占14%,其他问题占6%。研究相关上市公司来看,IPO变脸、主营产品同类企业巨大毛利差、产品风险、行业风险影响明显的企业,并没有受到相关会计信息或披露方面的调查或追溯,一些企业中报、季报的业绩大幅度非正常波动,并未得到及时的信息披露跟上等。 从历史上年报披露阶段的上市公司年报来看,一些公司可能存在较大问题,比如某些上市公司年报预期大增并时机性推出年度分配预案,股价大涨,而随后的中报、季报则出现大幅度亏损异动,投资者亏损惨重,这不由得让人联想是否有信息泄露、财务包装和内幕交易的可能。而且不少上市公司大幅度修正年报数据,但行业与经营并无大的变化,这则可能存在较大题材式配合运作或财务指标不实的概率。所以,笔者认为年报会计信息有必要加大动态监管力度,及时跟踪,对于虚假财务报告、IPO财务造假上市推行追溯赔偿与退市挂钩制度、对存在内幕交易行为的要给予严厉打击。 近期康美药业受财务造假信息影响,股价大幅重挫,波及一批重仓持有该股的基金。从我国证券市场“黑天鹅”事件现象频发来看,财务造假问题依然突出,有的是IPO后业绩大变脸,有的则是产品事件导致业绩质疑,比如毒奶粉事件、重庆啤酒生物疫苗事件、瘦肉精事件以及近期的酒鬼酒事件等,可以说不同因素变化显示财务造假仍在扩散,只是时间因素与相关事件的处理不同而已。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做实年报、提供真实可靠的年报信息是市场急需改善的重中之重。 笔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工作仍应加强动态监管与事后追溯制度,让财务造假者付出应有代价或挂钩退市赔偿制度等,只有最基础的信息可靠与真实,市场才可能健康发展。从证券市场投资学的角度来看,做实年报是保护投资者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