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要与“实”俱进
2012-12-18   作者:温源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与同志书》一书中有言:“愤于国力之弱也,则曰讲求武备;痛于民生之窘也,则曰讲求实业。”——即便在20世纪初叶中国社会沤浪相逐的颠沛之中,世人依然明晰,实业乃国计之依靠,民生之基础。
  一百多年过去了,实业于今天的中国经济依然有着非凡的意义。发达稳健的实体经济,对实现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就业岗位、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是一个国家抵御外部冲击、巍然屹立的关键所在。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奇迹得益于实体经济的飞速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制造业加快工业化进程,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从而带动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培育了大量的产业形态和成熟的产业工人,提升了国家经济竞争力。制造业迄今仍然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是,今天的制造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窘境,我们看到,一些曾经靠劳动致富、白手起家的企业家不再安心在制造业里稳扎稳打,转而去炒房、炒大蒜、炒煤矿、炒地皮;企业不再有长远规划而更加注意眼前利益,习惯挣快钱、图小利;中小企业群体始终无法摆脱融资困境导致民间高利贷问题的集中爆发;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依赖症久治难愈……我们还听到“一个千人大厂利润不如老板炒房所赚的1/3”、“银行业人均利润超工业企业12倍”、“一个EMBA班上50多名学生中只有2名做实业”这样不可思议却真实存在的故事,所有这些都不能不让我们对实体经济的生存状态表示担忧。
  与虚拟经济相比,实体经济往往投入成本较高、产出周期偏长、利润空间有限,更需要付出无比艰苦的努力,承受失败与挫折的考验,是对一个企业家责任与意志的极大挑战。所以,此次当选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的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感概:“做实业既辛苦又漫长,需要实业家非常执着,拼其一生去坚持”;沈阳机床集团董事长关锡友则将实业比喻为美丽“冻”人的事业:“只有身在实业其中才感到它的美,但同时一旦进入实业,就意味着进入冰冷期,不身在其中不知其难。”
  但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作用和现实价值无可替代。如果没有实体经济,经济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各国在本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就能看出,实体经济比较强的国家“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比如制造业发达的德国;而实体经济较弱的国家则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同样,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没有强大的实体经济,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在国际上形成强大竞争力。只有壮大实业,筑牢经济的根基,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只有做强实业,提高经济质量,才有可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突破。
  当务之急,是如何引导各方力量尽快汇聚到振兴实业、发展实体经济的行动上来,如何让各类市场要素,特别是人才和资金更多地向实体领域聚集。这就要求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要更加有助于发展实体经济,尤其要切实减轻实体经济负担。要不断改善和健全政府服务,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简化审核程序,为实体经济创造公平良好的运营环境,增强实体经济的吸引力,让人们对做实业有兴趣、有信心。
  发展实体经济,要努力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实体经济精神,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收入分配要更多地向劳动倾斜,充分利用财政、信贷、税收等调节手段,化解实体经济存在的困难,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要改变个别领域靠非理性炒作获取暴利、制造资产泡沫的状况,及时化解经济风险,遏制投机行为。当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不意味着要保护落后生产力。壮大实业要与调整经济结构紧密结合,传统产业需要通过技术改造加快转型升级,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
  所谓实业,说白了就是实实在在做事,做实实在在的事。振兴实业,不仅是目标和过程,更是民族之使命、我辈之重任。无论我们未来的发展将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不放松,脚踏实地谋发展,实事求是惠民生,相信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可以听到春天的脚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以市场化改革打开下一步发展新空间 2012-12-18
· 科学和效率将主导经济发展 2012-12-17
· 向人们传递发展的坚定信心 2012-12-17
· 以质量增长确保发展成果共享 2012-12-17
· 反思经济发展的目的 2012-12-1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