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药方,不同的期望,能否最终实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质量的改善,这是对调控智慧的一个重大考验。
质量与速度的平衡考验调控智慧。对国际形势,会议明确判断为“低速增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
对国内形势,除了一直存在的长期挑战外,短期内,会议认为是四大问题,即“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产能相对过剩的矛盾有所加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金融领域存在潜在风险”。
会议相应提出了四大对策:对于“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要培育一批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作用,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确保明年能够有稳定的融资来源,是一个重大挑战。对于“产能相对过剩”矛盾,“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则要求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这可能意味着,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放松。对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则要求“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在实际执行中,这一要求是否能够与放松货币政策和增加投资的要求有效协调一致,仍是一个挑战。
政策操作相机抉择。虽然继续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没有像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那样继续强调政策的
“连续性”和“稳定性”,而是强调了“要重视跟踪分析和把握发展形势的新变化”。这意味着,相机抉择、因时而变会是明年政策操作特别是货币政策操作的一个极端重要的特点,政策快速转向所诱发的市场波动,是明年市场应该关注的另外一个重点。
两大政策向松微调。首先,在对国内形势的判断上,会议认为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剧”;其次,在财政政策上,提出要发挥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第三,在货币政策上,在要求货币政策“要注意把握好度,增强操作的灵活性”的前提下,明确要求“要‘适当扩大’社会融资总规模,‘保持’贷款适度‘增加’”,“‘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
在具体政策方面,我们认为,对于财政政策,收入方面将以
“营改增”、“房产税”、“资源税”等试点扩大为代表推进“结构性减税”;支出方面则主要是投资于农田水利和农业装备、保障房和棚户区改造等有关的项目。具体力度,还得看2013年3月份财政预算的赤字安排情况。
对于货币政策,在量上,明年社会融资总规模将比今年有所增加,以体现“适当扩大”的要求,社会融资总量明年可能要求增加到16万亿~17万亿左右;在价上,明年可能最多仍会出现1次(0.25%)降息。
应该说,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面临一个共同挑战:如何激发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在我国,这个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有效解决。预计2013年,这仍然是一个难题。
首先,“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意味着处于外贸产业链上的企业,其困难仍会持续。2008年之后,人民币汇率高企就对应着企业较低的利润率。
其次,在调整过剩产能成为工作重点的情况下,如果处理不好,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力度和民间投资的行业进入壁垒就可能被进一步强化。会议指出,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工作重点”,具体措施是“要加强对各个产能过剩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制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化解方案”和“合理安排生产力布局”。
对于市场各方关注的GDP、CPI等主要经济指标的预期,根据以往惯例,一般是在明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而不应该是在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