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化改革打开下一步发展新空间
2012-12-18   作者:温建宁(上海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统计系副教授)  来源:上海证券报
 
【字号
  如何用更准确更科学的前瞻性,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来匹配“深水区”经济作业的需要,是当务之急和当务之需。因此,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改革总体方案的路线图与时间表等内容看,这是从政治经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通盘规划。

  本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既是一次常规性会议,又是一次关键时期的会议。因为除了对下一年的发展大计做出提前部署,还有领导集体交接班之后的布局谋篇,既是最新施政纲领的体现,也是经济实现“稳中求进”,继往开来掀开新篇章的过程。
  过去三十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源动力,归根到底,既在于人民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也在于始终在致力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探索一条适合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至今,我国的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城镇化水平已达50%之上,这为中国经济的下一步发展准备了改革红利。但是,经济发展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当资源环境低效率使用过度,超出承受限度不堪重负的时候,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前途堪忧,转型发展增加高技术含量,走精细化高效率发展的路子,已是箭在弦上引而待发。当劳动力成本大幅度提高之后,用工成本上升刚性因素增强,中国制造总成本中可变资本增加,出口价格竞争优势降低。当欧美经济复苏缓慢时,居民需求萎缩周期就被拉长,主要出口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势必左右和影响外向型经济。出口环节不确定变化的因素增多,出口导向型经济占比较高的地区,需要面对的挑战和压力都不会太小,对中国经济贡献度的影响不容忽视。
  如何用更准确更科学的前瞻性,适时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来匹配“深水区”经济作业的需要?是当务之急和当务之需。因此,负有开启中国经济发展新空间使命的本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旨在深入研究体制改革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并明确提出了改革总体方案的路线图与时间表。从培育拉动力强的消费增长点,结合税制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等内容看,可以认为,这是从政治经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未来十年期限经济的通盘规划。
  这个通盘规划的要点在两个方面。
  其一,为经济真实增长树规立矩,建立经济发展评价新标准。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过去那种偏重数量增长目标评价标准也得转变,以后随着经济注重质量和效益,显然需要重新确立经济评价的新标准。这个新标准不仅衡量经济质量,而且应彻底扭转数量化评价标准的缺陷,要能剔除水分。习总书记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强调“增长必须是实实在在和没有水分的增长,是有效益、质量、可持续的增长”,这实际上是对明年和今后经济工作考量的定调,对经济真实增长评价最高标准的确立,意味着单一GDP评价时代的结束,意味着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能更真实反映经济发展、公民幸福指数,实施综合考量经济的人本标准。
  其二,为经济造福人民设定坐标,建立经济发展评估新指针。当下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正走最为关键的崛起时机;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也走到了最为艰难的冲关时刻,这个时候,既要传承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又要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经济问题,这就需要以改革精神统领经济全局,用创新意识解决经济难题。
  习总书记会前南下深圳,重走20年前总设计师“南巡之路”,此举传递出接续改革的强烈信息,也说明只有改革才能完成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当代重任。
  20年前,中国经济正受“姓资姓社”论争困扰而在犹豫徘徊中止步不前。邓小平深谋远虑南巡深圳,推动了改革开放迈向新高度,促成了市场化改革成为历史选择,为中国经济持久增长找到了长效动力。通过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效,也通过放权让利的改革,极大地激发了民间创造活力,把劳动力资源真正转变成人口红利。
  如今,中国经济也面临着增长动力不足的现实,外需下降内需缺乏等诸多困难,也困扰着经济前进的脚步。总书记在这个时候重走小平同志当年的南巡路,就是要倡导深入改革的意识,拿出冲破既得利益阻力的勇气,鼓励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建设创新型国家。
  笔者还注意到,李克强副总理此前讲话中也提到,“要更多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这很可能蕴含了“改革红利”的真实指向,也就是说下一步经济改革破局的关键,就在于“市场化”,因为“市场化”改革能合理高效地配置基础资源,既能提升整个经济的效率,也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满意度。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的功能,是推动平稳经济发展支持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而《“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赋予了带动性强、产业辐射能力广、拉动就业链条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桥梁和纽带作用,既是中国参与世界高技术经济竞争的“核武器”,也是中国经济培育内生性增长动力的立足支点。金融行业有必要牵手战略性新兴行业发展,既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也为实体经济繁荣发展而积极布局。由此,如果市场化成为改革的首要选项,由市场配置最基础资源,就意味着市场“润滑剂”资金作用大增,实体经济“血管”中会有更多“血液”流淌。那也就意味着金融行业市场化改革,将有可能成为未来产生“改革红利”的厚望之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 2012-12-18
· 市场化改革:超越搞试点设特区思维 2012-11-29
· 铁路小范围试水会员制 专家:市场化改革的有益尝试 2012-10-19
·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解决好四大难点 2012-09-24
· [博客]A股需要真正的市场化改革 2012-09-0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