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为了解决积攒的800多家拟IPO公司,鼓励他们去新三板上市。但是,在本栏看来,由于新三板不能进行IPO融资,一般来说,已经进入排队序列的公司,是没有愿意去新三板上市的,而且现在新三板交投清淡,投资者对新三板热情不高,这个时候鼓励企业上新三板,响应者必然寥寥。 证监会让排队公司上新三板,目的是为了化解巨大的IPO压力,但现在的客观事实是,这些排队公司已经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经历了千辛万苦,凡是没有造假的,上会经发审委讨论基本都能通过,现在让人家退而求其次,他们一般都不会知难而退。 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新三板,新三板是全国性场外市场的俗称。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新三板从2006年开始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进行试点,今年8月国务院正式同意扩大试点,新增上海、武汉和天津三地的国家级科技园区。事实上,由于各种原因,新三板的发展并不快,挂牌公司规模偏小、交易不活跃、融资功能不强是主要问题。 本栏的观点是,如果证监会真想让这些排队公司前往新三板上市,还是应该先鼓励刚刚准备上市的公司,让他们先到新三板吃螃蟹,如果投资者对这些公司表示出很高的热情,那么就算没有管理层的鼓励,很多排队IPO公司也会主动申请去新三板上市,这个赚钱效应非常重要。 现在应该如何应对这800多家排队IPO公司呢?如果A股不能走牛,恐怕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本栏在此提出两个方案,一是要求这些公司承诺,公司上市满一年前,允许投资者按照高于发行价的价格回售股票。同意这个条件的,可以优先安排IPO,这样将能化解一批IPO压力,投资者对于有这样承诺的公司,也会敢于购买,毕竟有了退货保证,投资热情能够更高一些。 二是把10家IPO规模差不多的公司打一个包,例如有10家拟各募集10亿元的企业,现在把这10家公司捆绑在一起共募集10亿元,然后每家公司分到1亿元,但股本却按照10亿元计入,投资者申购的资金可以理解为10家公司的认股权证。等到一年之后,投资者可以用申购资金或者追加资金认购10家公司中的任意数量,最后根据投资者认购的数量重新分配募集资金,由这10家公司多退少补。 这样既能够避免缩量发行带来的弊端,又能够让IPO在股市不景气时得以维持,虽然停发新股是投资者最愿意看到的结果,但如果不能停发,那么让新股少量缓慢地流入市场,也是投资者能够接受的一种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