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主要经济数据悉数亮相,表明经济企稳回升迹象进一步显现。无论是从工业数据、发电量数据、消费数据,还是从固定资产投资、铁路货运量来看,11月经济数据得到了全面改善,可见,前期各种促进增长的措施已经见效,各种政策的综合效应推动了经济的全面复苏。 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里,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发电量两项指标双双回升,表现最为突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创今年4月以来新高。而11月发电量40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9%,增速为年初以来最高。对此,有专家表示,工业增加值数据和发、用电量数据紧密相关,其中发电量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亮相数据的回升,印证了宏观经济的回暖。 从数据上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投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数据显示,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4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9%,这一增幅较10月增幅扩大0.4个百分点,并创下近8个月新高。此外,1-11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326236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与1-10月持平,其中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87332亿元,同比增长28.8%,加快2.1个百分点。 同时,经济全面回暖也传导至物价领域。数据显示,11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涨幅重回“2时代”,较10月回升0.3个百分点,食品价格是主要因素,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0%,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约0.95个百分点。11月CPI的微幅上涨属预料之中,全年CPI实现涨幅控制在4%的目标已无悬念。而多数机构认为,在总体需求复苏力度偏弱的情况下,暂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 此外,昨日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财政收入787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414亿元,增长21.9%。其中,中央本级收入3672亿元,同比增长17.9%;地方本级收入4199亿元,同比增长25.6%。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6760亿元,同比增长21.1%。财政部发布的公告显示,本月财政收入增幅较高,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收入基数较低的影响。 同一天,央行公布的11月信贷数据显示,1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5229亿元,同比少增400亿元,略低于预期。据统计,前11月累计投放已超去年全年,而且社会融资增量与经济发展需求亦基本匹配。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12月3日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PMI)报55.6%,环比上升0.1个百分点,表明非制造业经济仍保持快速增长趋势。 综上所述,11月经济数据的诸多亮点印证了宏观经济的回暖。未来,在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应通过扩内需来实现经济的企稳回升,同时还应研究并实现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不断改善,积极地应对环境的变化。同时,当前财政收入比较稳定,能充分应付市场的流动性问题,在经济企稳大背景下,未来货币政策维持现有状况的预期依旧强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