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2.0%,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而这也很可能表明CPI已经脱离底部,重新进入“2”时代。但我们认为,鉴于当前仍不具备刺激物价较快上涨的因素,短期不必对于物价回升过于忧虑,这将有利于明年继续实施积极财政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刺激11月CPI反弹的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的上涨,食品价格上涨3.0%,比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种类中上涨较为明显,并对CPI涨幅有较大贡献的主要是蔬菜和肉禽。而肉禽价格的恢复性上涨较大程度上也与临近年底肉类消费需求逐渐增加有关。
展望未来一季度,由于冬季季节性因素造成的食品需求和供给失衡还将延续,食品价格仍很有可能继续推动CPI上涨,如12月、明年1月、2月历年食品价格环比平均上涨1.5、2.6、2.5个百分点,这也将带动CPI环比上涨大约0.5、0.78、0.75个百分点。
由此看来,在当前非食品价格已基本稳定,如11月同比涨幅为1.6%,虽然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已经比今年低点高出0.2个百分点的情况下,今年底、明年初CPI同比仍将继续上涨。
尽管新一轮物价上行周期趋势已经确定,并按照以往的规律有望延续3年左右,但是我们认为今年底至明年上半年,由于以下限制因素,物价较快上涨的趋势仍未形成,CPI不会进入到“3”时代。
首先,食品价格趋势性上涨的机会仍不具备,如明年二季度后,季节性因素会驱动食品价格下行,而从具体品种的价格走势来看,也不会出现较快上涨,如猪肉价格虽然自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下行周期已基本结束,但是存在供给方面的压力:截至今年10月底,生猪存栏及能繁殖母猪数量仍在持续上升,未来半年之内上涨空间很小;再如今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九连增”,在供给量相对充足,库存稳定的情况下,2013年国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其次,非食品价格也不具备大幅上涨空间。如受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发达国家继续量化宽松政策的边际效果减弱等因素影响,对非食品价格上涨有先导作用的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将难以较快上涨,而更多维持震荡局面;受制于国内普遍的产能过剩,工业品价格难以持续回升,如11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环比再次回落0.1个百分点,而这也决定它难以助推下游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虽然目前经济有了企稳迹象,但受制于政策刺激力度的有限,经济回升的力度仍较小,短期就业形势也将难以有明显的改善,劳动力价格仍将维持疲软,也就不会对CPI服务类价格构成较大的压力。
这就给予政策层面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及稳健的货币政策一定的腾挪空间,我们也由此预期,为巩固当前经济复苏的态势,明年制定的财政赤字规模很可能不会比今年低,而新增信贷也将略超今年大约8.5万亿的水平,达到9万亿左右。当然,这里的风险在于:由于明年是新一届中央政府上任后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已换完届的地方政府将有打着中央政府发展城镇化旗帜实施更强力度投资的冲动,这也决定了明年二季度后需求增速仍存在较快回升的可能,物价下半年也就面临更大的趋势性上涨压力,CPI也将很快突破3%,这就客观上要求中央政府审时度势进行政策的预调微调,二季度后期的宏观政策也存在收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