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避税是每家企业不变的主题之一,但像星巴克、亚马逊这些名头响亮的跨国企业巨头,在某个国家广泛开展业务但竟然不交税或交税极少,听起来总是不太合理。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了英国。
星巴克进入英国14年,纳税总额仅860万英镑,过去3年在英国没交一分钱的公司税。14年来,这家巨头在英国的销售额总计已超过30亿英镑,单是去年就达到4亿英镑。
美电子商务巨头eBay的英国网站去年成交额为7.89亿英镑,但总纳税额却只有120万英镑,仅占总成交额的万分之一点五。如按公司全球平均利润比23%来推算,净利润应为1.81亿英镑,再按英国28%的企业税来计算,纳税额约应为5100万英镑。
上榜的明星企业还包括搜索巨头谷歌以及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他们避税的主要方式都是通过将利润转移至税率较低的国家的分公司。英国对企业的税收为企业税,征税对象为企业利润,而不是企业营业额。在曝光的这些企业中,谷歌在美国以外的海外销售通过在爱尔兰的分公司走账,亚马逊在欧洲的销售通过卢森堡分公司走账,星巴克则都转到了荷兰的兄弟公司,使得星巴克在英国的财务报告年收入显示亏损。
其实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多年,为何最近才被曝出,并且在英国引起轰动?原因之一就是英国人正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开源节流”是目前英国政府及家庭的主题。
5日,财政大臣奥斯本向公众发布秋季报告,重申了本届政府确定的财政紧缩方针,并且由于经济复苏状况低于预期,紧缩计划还得延迟到2018年才能完成。除了继续“节流”之外,他还宣布了系列“开源”措施,对于跨国企业过分避税的问题,财政大臣决定拿出7700万英镑,加强对逃税、非法避税、不合理避税行为的查处力度,并期待这些投入能够换来每年220亿英镑税收的回报。
处在风口浪尖的星巴克最先服软。毕竟年销售额4亿英镑却不纳一分税的确说不太过去,或许是为了挽回公司形象,星巴克积极与英国财政部就其纳税方式进行沟通,并预计在本周内达成协议。其它一些企业的态度就不尽相同了,因为虽说避税避得有点过,但基本不存在违法行为,只是税收体系存在漏洞,有空可钻。
日前,英德两国财长在G
20会议上,呼吁国际合作,加强企业税的国际标准。两国表示,现行国际税收标准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国际商业环境,尤其是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一些跨国企业能够通过转移利润的方式减少交税,税收贡献甚至低于非跨国的小型企业。目前经合组织正对此进行研究,试图找出各国税收标准之间的差距,预计明年2月拿出研究报告,作为解决跨国企业转移利润、破坏企业税税基问题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