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大城市车流不息的宽阔马路上,你大概不会有惬意感。对于“超大街区”的城市开发模式,建筑学家或是首当其冲的反对者,因为从空间布局来说,宽尺度的街道设计,会降低公交的可达性和行人的安全感。而经济学家或许也会站在建筑学家一边,因为宽马路还会增加行人进入建筑的距离,妨碍沿街零售业的发展。 事实上,让出行变得不再困难,让步行变得更加舒适,让环境变得愈加亲和,正是上海积极追求低碳绿色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如何平衡好机动车的效率和行人的便利,这确是一个问题,似乎也是一对矛盾。 不过,矛盾并非无解。欧美专门就新一代城市的道路资源规划问题做过实验,比如纽约车流人流都相当密集的曼哈顿地区。实践证明,在将资源设施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调整设计之后,不仅总体出行效率会得到提升,机动车的通行效率也有明显提高,也就是说,一开始让数万机动车主不高兴的改变,最后取得的是皆大欢喜的效果,城市综合价值提升近三成,这笔账很合算。 那么如果放在上海,这笔账能算得过来吗?有关调查显示,上海目前大约有六七成的道路资源是为机动车所用,也就是说道路规划设计主要还不是“以人为中心”。而数据背后我们所看到的现实是,中国式的过马路、中国式的开车,早晚上下班高峰,往往机非互不相让,喇叭乱揿,险象环生。 笔者有时也想,为什么很多在国外城市可以做得很好的事情,放在中国往往就
“水土不服”呢?国民素质有待提高是一个因素,但有些事可能与国情并无太大关系。就拿公共交通来说,提倡和鼓励公交出行当然很重要,但如果相关配套设施跟不上,相关环境营造不能产生愉悦感,反而让人感觉费时费力效率很低,许多人就会选择放弃公交出行。有时候,开车也是一种无奈。 显然,“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考验的是城市的综合规划水平,需要方方面面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都能从更加人性化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才能做到兼顾各方利益,才能找到让步行的人、坐公交车的人、乘地铁的人和开私家车的人相对都比较满意的综合平衡点,才能让人变得不再浮躁,最终实现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经济价值的“幸福提升”。 慢生活,才能真享受。而有人说,慢生活是大都市最奢侈的奢侈品。的确,只有真正“以人为本”了,城市人,才能主动放慢节奏,坐一坐轨道交通欣赏一路的风景,这样的话,这笔账就能算得过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