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以来,人民币升势强劲。截至12月4日的29个交易日,国内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26个交易日触及涨停,为2005年汇改以来首次。笔者认为,人民币升值应该是一个长期可控的过程,但可控的前提是要根据经济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及时地调节,而绝不是放任自流。人民币升值速度过于剧烈,恐怕有隐忧,可能引发金融动荡。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泰国央行放弃了干预汇率,原因是用泰铢购买外汇引发了通货膨胀,嫌外汇储备太多。于是,泰国央行开始放任国际热钱涌入和泰铢升值。泰铢升值削弱了泰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生意越来越难做,相反进口企业却越发红火,出国留学以及国外旅游购物则因更加实惠而出现热潮,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收支均趋于恶化。那个阶段,泰国经常项目逆差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长期处于国际上公认5%的警戒线上,1996年甚至达到10.2%。 由于泰国比较成本上升,国际产业资本逐渐向比较成本更低的国家如中国进行转移,于是资本项目收支也开始恶化,本来寄予期望的用资本项目盈余弥补经常项目赤字的模式难以长期持续。对此,泰国政府必须要动用官方储备账户来平衡国际收支。 但是,由于前期泰铢升值太多,大量外汇特别是国际热钱进入泰国,留给国际金融炒家太大的投机空间,因此,危机爆发已经注定。于是,当早已布好局的索罗斯等金融大鳄向泰铢发起冲击时,泰国很快耗干了外汇储备。最终,泰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贷款172亿美元来拯救经济,也就是官方储备账户举借外债来部分弥补国际收支的巨大亏空,以便使经济在大幅倒退后稳定下来。 中国目前的情况好于当年的泰国,至少还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但是应当看到国际收支在恶化。经常项目方面,2010年贸易顺差达1815.1亿美元,2011年只有1551.4亿美元,2012年2月甚至出现315亿美元的十年来最高贸易逆差,可谓每况愈下。 2012年10月,中国出口虽然增长较快,当月贸易顺差达到了319.9亿美元高位。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中国外贸形势全面回暖,因为往年在7、8月比较集中的圣诞节订单有所延迟,估计与QE3在9月才出笼有关,此外去年同期相对较低的数据也形成“低基数效应”等,连商务部也承认今年难以完成年初制定的10%的外贸增长目标。 资本账户方面,商务部1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FDI)83.1亿美元,同比下降0.24%(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这是我国FDI同比增速连续5个月下降。而据外资快报统计,2012年1~10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0021家,同比下降10.4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7.36亿美元,同比下降3.45%。 收入在减少,支出却在大幅增长,来自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和规划协会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月,中国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81.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 虽然中国仍然是外国投资中心之一,但应当看到形势已经出现逆转端倪,这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难言利好。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货币战争已经打响,又恰逢争夺圣诞礼品的关键时刻,这个时候必须拿起汇率干预武器积极投入战斗,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以便抢到最大的礼包,绝不能在外贸数据回升假象面前麻痹大意,否则必然比较成本高企,比较优势削弱,金融动荡加剧,经济继续下滑。 因此,当前切不可放任人民币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