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制造业PMI升至50.6,连续第二个月处在荣枯分水岭上方,使得经济回暖迹象得到了进一步支持。现在各方都在等待新一届领导层在即将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展示对明年经济管理的看法及政策导向。笔者认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不太有可能出现大的改变。明年GDP还将定在同比增长7.5%的目标上,实际增速或可达到7.8%,CPI同比增长3.0%的目标也应该可以达到。今年由于上半年两次下降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频繁的公开市场操作而保持了货币政策的中性,估计明年的M2目标增速可能设定为13%,财政赤字目标则定在同比增长2%左右。 与10月相比,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分类别指数除了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及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外,均有所上升。新订单指数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表明在接下来几个月中生产会持续扩张。产成品库存,采购量及原材料库存均有所上升,意味着制造业正在温和补充库存。虽然进口价格仍高于阈值,但从10月的54.3下降到11月50.1,表明当经济触底反弹时通胀压力还未显现。 不过,鉴于还有6项分类别指数低于荣枯线,即将复苏情况有点复杂。PMI指数下的从业人员指数从上月的49.2下降到本月的48.7,显现经济复苏还缺乏稳固的基础。上周公布的10月工业利润增加20.5%,远高于9月7.8%的同比增速。而且1至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5%,是今年来首次实现同比正增长。然而,不同行业间差异巨大,电力和热力生产利润同比增长57.5%,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的生产利润却同比下降60.3%。此外,出于对汽车和专用设备行业应收账款持续上升的担忧,商业环境也受一定抑制。 笔者认为,国内经济的积极变化继续持续。固定资产投资将因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而持续增长,特别是铁路方面的投资。今年前10个月,铁路基本建设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618亿人民币。而据铁道部公布的数据,全年投资将达到5160亿元,这意味着末季投资同比增长将达50%。而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则将继续自2009年8月以来的低位徘徊。 与PMI近几个月的趋势一致,工业增加值在进一步回升。公路货运交通和电力生产10月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5.2%和7.1%。同样明显的是,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拉动钢铁和水泥生产,这将是2013年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稳定的工资增长近几年推动大众消费能力,而且明年即使下半年劳动力市场将会有起伏,消费品零售增长的趋势也将继续。此外,根据财政部长谢旭人上月21日的讲话,税制改革在不久的将来将加快。这将减少税收负担,特别是服务行业,更有助于消费支出。同时,随着反腐败强力推进,潜在奢侈品买家可能会被进一步抑制。进口豪华品牌和型号的车辆10月同比已下降超过20%。 只是最近的强劲商品出口在低迷的全球经济条件下不大可能持续。而由于将近50%的出口来自加工贸易,进口也不会有强劲表现。此外,近几个月的进口增速也反映了进口品价格的降低,如铁矿石和精矿(10月进口总量增长率为13%,但进口价值量同比下降32.5%)。 每周更新的商务部数据显示,11月食品价格上涨。在食品篮子里占比重更多的猪肉价格在七月触底后价格一直比较稳定,而水产品和蔬菜价格增长强劲,同比增长分别达到9%和7.8%。农业部的价格公告显示物价在11月反弹。商务部的数据还显示,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将在11月反弹,特别是能源和建筑材料价格回升。然而,随着原油价格在11月基本持平,与其他商品价格的稳定,PPI反弹也将是温和的。 从央行在11月出版的金融报告中的表述以及银行贷款在社会总融资的份额在下降的情形看,央行不大可能增大银行贷款,货币供应量(M2)将保持在14%的增长率。国人对金融风险的担忧主要在非银行信贷融资渠道上,比如银行较高利率的财富管理产品以及直接融资如企业债券等。至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存在的风险反弹,则更须加强监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