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道路和中国经济学转型
2012-11-30   作者:韩玉玲(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与此同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却在世界各地不断遭遇挫折。在此背景下,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与发展道路备受国内外关注。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主要特征

  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结合了起来,是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传统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新。第二,走的是渐进式改革道路。第三,实行市场经济与有计划的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让宏观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相得益彰,各自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既有利于克服宏观经济不稳定,又有利于约束市场机制的自发性和盲目性,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第四,在对外开放中走适合自己的路,即立足本国国情,在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前提下,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正是通过走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而不是盲从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既保持了与全球化发展的同步,又避免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的“依附化陷阱”,如政局动荡、经济低迷、失业率飙升等。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中国也出现了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影响到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与稳定,主要有:第一,内需不足,过分依赖投资和出口。中国长期以GDP总量增长为导向,其基本路径是投资推动,从而造成了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长期落后于GDP的增长,并不可避免地牺牲了部分的生态和环境;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变化;尽管大量的“中国制造”遍布世界每个角落,但中国集群产业的高利润环节往往被跨国公司占有。第二,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第三,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突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生产率低于发达国家,而GDP单位能源消耗量却远高于发达国家。这种低技术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
  中国的经济发展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用西方主流的经济发展理论难以全面阐释。这些理论包括偏重GDP的增长观、科技创新的跟随战略、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对外开放战略,等等。笔者认为,为了正确阐释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需要国内学者结合中国经济的实践,创新经济发展理论,实现中国经济学的转型,并在此基础上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其基本前提,是要在认识上实现以下转变:
  第一,经济发展要由原来单纯追求GDP总量增长转变为“以人为本”。GDP虽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它反映的仅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非质量和效益。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克服GDP崇拜,实现科学发展观所要求的“以人为本”,使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转向由消费拉动,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民生。
  第二,经济发展要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型过渡。针对外部需求收缩导致的经济减速,中国要加快构建以扩大内需为主和以积极的外贸政策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对外开放战略要实现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
  第三,经济增长要依靠科技创新来引领。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水平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科技发展主要实施的是跟随策略。这种引进创新虽然有利于在短期内缩短与国际上的差距,却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地位,因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并不在我们手中。为此,我国必须使经济发展方式向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转变,占领世界科技的制高点。

  呼唤中国经济学的转型

  中国特色的经济改革与发展道路的形成,是根据我国国情,独创性地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并借鉴了人类文明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成果。该模式的相对成功,已使我国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国际规范和制度的创建进程中。但是,中国在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经济与社会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产生于西方的市场经济环境,代表的是发达国家单方面的利益,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很多现象是无法解释的,从而也就无法完全指导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这就需要中国经济学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加以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如经济结构、收入分配、三农问题、环境污染、产业安全等,都为中国的经济学人发挥聪明才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经济理论的创新和中国经济学的转型要以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为依据,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同时吸收西方经济理论中的有用成分,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力争把社会主义的优点和市场机制的长处更好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寻找经济增长与政治进步、社会公正的最佳契合点,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中国燃气获评“2012年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企业” 2012-11-30
· 分析称利好中国经济和股市 2012-11-29
· 张海冰:提高征地补偿对中国经济和股市是利好 2012-11-29
· 未来20年的中国经济走向 2012-11-28
· 中国经济复苏再添明证 2012-11-27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