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夯实体制基础
2012-11-30   作者:迟福林(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迟福林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

             ——摘自党的十八大报告

  实现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消费主导的经济转型、走向公平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战略,是改善民生、推动社会和谐建设的重大任务。新世纪以来的10多年,我国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进入发展新阶段,城乡居民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适应全社会公共需求的新要求,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笔者基于长期的研究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从现实的情况出发,未来几年我国迫切需要加快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创新,尽快夯实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基础,完善体制保障。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国家标准

  仅以农民工为例。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3亿,但由于农民工市民化尚未有效破题,农民工享受公共服务的比重明显偏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监测显示,2011年雇主或单位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比例分别为13.9%、23.6%、16.7%、8%和5.6%。此外,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体制尚有较大差异。社会保险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为此,需要“全面建成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和完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尽快推进不同群体公共服务制度的对接、统一和无障碍转继,使所有居民,无论职业、无论城乡,都能在统一的制度框架下享受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此外,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一个基础性问题是公共服务的标准不统一、不规范。为此,应当确定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种类、标准,包括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以及相关财政投入标准。在此基础上,尽快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统筹层次,加大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缩小居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强化对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困难群体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公共就业服务、基本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

  快以公益服务为主的事业单位的改革

  随着人民群众社会需求结构的不断升级,对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内容的公益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在这个特定背景下,加快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重在强化事业单位的公益属性,通过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并以事业单位改革为重点,“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对公益服务的现实需求。与此同时,需要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投入和供给机制。放开公共服务投资门槛,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可持续的投资体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在明确政府承担基本公共服务最终责任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招标采购、合约出租、特许经营、政府参股等形式,将原由政府承担的部分公共职能交由市场主体行使,提高供给效率。相当多的公共服务,比如慈善事业、艾滋病防治、公益性文化,等等,都可以通过民间组织,在基层和社区得到解决。

  政府转型要有实质突破

  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推进政府转型,强化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首先,加快建立完善以基本公共服务为导向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把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作为衡量各级政府绩效的一个约束性指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引入多元化的评估机制。坚持透明性、公开性的原则,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保证评估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流于形式。
  其次,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严格问责制。将基本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与干部选拔、任用和内部激励相联系,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干部考核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加强各方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监管职责,改变干部考核中事实上仍然把GDP作为刚性指标、把公共服务供给当成软指标的倾向。
  第三,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职责分工。进一步合理界定省、市、县各级政府的责任,加强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分工协作,改变公共服务机构“上下一般粗”、职能趋同化、在同一区域内由多级政府管理同一公共服务事项的现象。
  第四,改革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尽快启动新阶段的财税体制改革。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明显优化。但从实际看,缩减政府的经济建设支出和行政管理支出还有一定空间。应当按照社会需求结构变化的趋势,尽快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以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等为重点的公共性投资。使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与此同时,要以公益性为目标调整国有资本的配置,加大国有资本对社会领域的投入,使其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支撑。只要以政府转型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取得突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保障得到夯实,2020年我国就能够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经济参考报社,未经经济参考报社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载、播放。
 
相关新闻:
· 公共服务供给如何均衡发展 2012-11-22
· 提升公共服务有利经济持续 2012-11-12
· 免费上网应纳入公共服务 2012-11-01
· 城市公共服务市场化不能走偏了路 2012-10-12
· 环境公共服务市场化步子还要更大些 2012-10-12
 
频道精选:
·[财智]诚信缺失 家乐福超市多种违法手段遭曝光·[财智]归真堂创业板上市 “活熊取胆”引各界争议
·[思想]投资回升速度取决于融资进展·[思想]全球债务危机 中国如何自处
·[读书]《历史大变局下的中国战略定位》·[读书]秦厉:从迷思到真相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经济参考报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57号
JJCKB.CN 京ICP证1202870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