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27日收盘失守2000点大关,刷新近46个月的新低记录。28日,上证指数留下向下跳空缺口,收盘再跌0.89%,盘中最低跌至1968.21点,最终收于1973.52点。
跌入“1”时代,意味着上证指数重新回到2009年春节前的位置。当时股指从2008年10月下旬的1664点开始反弹,在2000点大关前踌躇,最终在农历新年后突破并一路反弹奔向3400多点。时隔近4年,股指再度在2000点附近震荡,市场人气截然不同。此次整数点大关的跌破,并没有突发利空消息作推手,而是市场人气空前低迷的结果。 对谨慎的投资者来说,对A股基本面仍存在疑虑。继11月份汇丰PMI回归荣枯线上方,前10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由负转正,进一步印证宏观经济企稳回升。但不得不面对的是,未来中国经济将逐步告别高速增长时代,恐怕难以再现极具力度的“V”型反转。 有媒体报道称,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于12月在北京召开,而市场关注的2013年中国GDP增长目标,或将设定为7.5%。若确定这样的目标,符合“稳中求进”的政策总思路,与十八大确定的2020年人均GDP翻一番的目标相连接,但因为与2012年7.5%的GDP增速预期目标相当,也意味着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恢复很难有较大的惊喜。 再看资金面,问题显得较为严峻。尽管管理层采取措施引进长期资金,加大吸引QFII及RQFII的流入,且11月份IPO零发行,但资金面并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善。相反,公募和私募基金争相减仓,以及大小非减持,使场内存量资金“疲于应付”。 随着年底临近,市场对于资金面的担忧增加,避险情绪再度升温。沪市连续11个交易日成交低于400亿元,如此地量难以支撑有效反弹,也无力守住2000点大关。这样的地量增加了市场对承接解禁高峰能力的担忧,“解禁高峰+新股堰塞湖”重压在投资者心头。 有统计称,12月份将迎来年内最大一波解禁潮,共96家上市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计解禁市值达1809.29亿元。另外,2013年创业板和中小板的解禁规模是2012年的2.09倍。由此,上证指数11月以来下跌4.61%,而创业板指和中小板指分别下跌12.14%和12.48%。 资金面的不利因素尤其困扰A股市场,2000点下方被公认为低估值区域,场外资金却显得不急于抄底。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领跌的创业板个股,很难说风险得到充分释放。创业板大小非的持股成本很低,且这些个股的估值明显高于主板,未来股价仍有回归合理价值区间的可能。 因而,不少市场人士认为,2000点下方的相对安全存在区别,主要针对主板蓝筹股而言。相比之下,创业板减持风险猛于虎,且难以出现像主板蓝筹股那样的大股东增持效应。从近期的情况来看,首批全流通的创业板大非延迟解禁犹如
“烟幕弹”,高管行动背离,小非忙于大举出逃。例如,红日药业大股东承诺年内不减持,但公司两名高管半个月时间累计减持89.29万股,套现达2924.73万元。 当然,对于看好蓝筹股中长期价值的投资者来说,重回“1”时代不必过于恐慌。跌破2000点后很少有分析师谈论空头陷阱,股指在28日盘中毫无反弹的欲望,做空力量未必衰竭,投资者等待度过最煎熬的时刻。 需要看到的是,A股市场更主要的问题不是GDP增速不给力,也不是市场真正意义上缺乏资金,而是需要加快制度改革与强化市场治理。指数连跌势必倒逼管理层加快出手,由此来提振投资者信心。A股重回“1”时代后,低估值的蓝筹股具有安全边际,其中不乏被“错杀”的品种,正如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此前所称“长期投资、价值投资正逢比较好的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