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决定未来一年经济发展方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即将在11月底至12月初召开。毫无疑问,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具有特殊性,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将在会议上透露出怎样的政策取向,在连续性中有何变化,备受关注。 即将过去的2012年,中国的经济表现并不太坏,如果不跟过去动辄就是两位数的增长速度相比较,就横向比较而言,在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中仍是鹤立鸡群,超过7%的增长和一个较低的通胀水平,可谓打A的成绩单。不过,“调结构”这个老大难问题,进展缓慢,没有太大的起色。 在GDP增速上,在货币和财政政策上,应该会以连续性为主,前者仍会在7%之上,后两者仍会保持宽口径,更多观点倾向于财政政策要宽。在此之外,新的经济政策将会呈现怎样的改革新气象,提供怎样的改革突破口,人们对此的关注,恐怕还要甚于具体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千头万绪,是我们当前改革的一个现实问题。正如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此前座谈会上强调的,“经济体制改革走到今天,碰到的问题千头万绪,眉毛胡子一把抓,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不仅可能事半功倍,甚至可能是十倍、二十倍”。 对于转型,有一句话再合适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从政府主导的投资型经济转向以居民为主导的消费型经济,似乎每一个具体领域的改革都是刻不容缓的,都是改革聚焦的症结所在:垄断需要打破,特权需要摒弃,政府的服务色彩需要加强,民营企业需要被鼓励,金融管制需要进一步松绑,市场经济的法治本质需要深入人心,税制优化及结构性减税需要有干货,激发企业家实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制度保障需要给力,当前社会出现的腐败、寻租、戾气、道德滑坡、食品危机、分配不公、屌丝心态等种种问题需要更加市场化的改革,每一项都是改革的坚冰所在,每一项都需要改革勇气和智慧的拿捏,每一项都不是纸老虎,而是拦路虎。 透过现象看本质,尽管千头万绪,改革的突破口应放在鼓励民营经济的崛起,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取得当前的巨大成功,就在于民营经济的胎动、破冰、壮大和崛起。中国经济当前遇到的一系列困难,就在于对民营经济的过度管制,使得民营企业要么一些市场进不去,要么跟政府走得太近太暧昧。解决了过度管制问题,制度红利和改革红利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我们一定要正视这样的现实,增量改革的红利已不能维持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过去几十年改革中那种快乐的、不会对任何人利益造成损害的帕累托改进已不复存在,进一步的改革,一定是要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一定要界定清楚政府和市场的楚河,权力与权利的汉界。这表现在初次分配中,政府必须充分尊重市场的资源配置主体作用,政府在初次分配中的最大工作,就是保障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而在二次分配中,政府的财政必须体现更多的民生属性,而不是投资属性。米兰·昆德拉说过:永远不要以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中国,包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生生不息的这个民族,在改革面前无从逃避,我们复兴的终点和未来,就掌握在当下的选择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