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11月22日YY登陆纳斯达克打破了尘封8个多月的中国企业赴美上市僵局,但业界对于中概股是否可藉此机会“破冰转暖”仍有不同的看法。
在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田思雨看来,乐观的情绪还为时过早。在中概股整体趋冷的情况下,中国电信及增值业务企业的海外IPO更是雪上加霜。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该领域共10家企业上市,其中包含1家海外IPO,于香港主板上市,融资额为12.76亿美元,占前三季度该领域境内外IPO整体融资额的2%。如果将统计节点向前推进,中国电信及增值服务领域自2006年至2012年9月共有59家企业完成IPO,其中有15家为境外IPO。
田思雨认为,在经历阿里巴巴VIE事件、上市公司审计财务问题曝光以及做空机构连续质疑等重重波折后,中概股在华尔街的寒冬已非一日之寒。一个显著的事实是中国公司海外IPO数量锐减,融资规模也明显下滑。
数据表明,2006年至今,就中国电信及增值业务领域整体来看,其境内外IPO数量及融资额在2010年增速较为明显:境内外IPO企业共计18家,融资额27.03亿美元。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除去整体经济大环境及政治因素所带来的干扰,面对“遇冷”,致力于IPO的中国电信领域企业应在“对内”与“对外”这两方面做足功课。
一方面,“对内”:除了在技术、产品等方面进行综合实力的加强及提高外,企业更需要在芸芸产品及服务中依靠自身特点来杀出重围,进而在此基础上展开精耕细作。
另一方面,“对外”:应瞄准目标上市的区域,做好相关调查,因地制宜地进行市场开拓。在自身实力已经达标的基础上则更要防范在具体区域探索时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华为、中兴就曾因知识产权等专利问题和纠纷而多次被隔绝在国际间的合作案之外,对之后企业的IPO造成了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