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文物局日前印发关于2011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的通知,全国核准备案博物馆3589家,其中国有3054家、民办535家;另有统计结果显示,新增博物馆数量每年在100个左右。对于博物馆的迅猛发展,在近日于太原召开的中国博物馆协会区域博物馆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上,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在表示欣慰的同时,也对“平均三天多建一座博物馆”表达了忧虑:“建得起,养得好吗?” 近些年,我国博物馆业抓住了发展机遇期,接待观众量迅速增长、逐渐向基层渗入、类型更趋多样化,不同所有制性质的博物馆呈现齐头并进的势头。但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博物馆业面临着管理、运营等一系列问题,在发展动力、社会功能、合作动员等拓展领域也遭遇了不少瓶颈:国家一级博物馆在国家文物局的评估中一度勉强及格;民办博物馆水平参差不齐,缺乏完善的公益性和经营性机制,或后继乏力,或陷入不差钱、不吆喝、不热闹的怪圈;部分公共博物馆在免费开放、拨款不足和高额运营成本之间步履维艰;地方博物馆出现盲目上马、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以至不具备正常陈展的工作能力。 博物馆业是一门复杂的业态,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都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硬件方面,场馆建设、消防安保、藏品维护等都需要资金支持。目前,我国文物行政部门管理的博物馆主要依靠国家拨款,行业性质的博物馆主要依靠行业支持和社会捐助,如果资金供应不足或规划失衡,博物馆各项工作便难以为继。建起大场馆却没有能力建消防设施而烂尾,因薪资太低招不到专业人才而无法开馆,藏品安全与保护捉襟见肘无奈闭馆的事例屡屡发生。而软件方面,一座博物馆的建设和运行,涉及庞大的专业体系。“博物馆学”综合了文物学、考古学、民俗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与文化产品开发、会展策划等多门学科,绝非盖一座房子、列几件展品那么简单。部分决策者忽视了实际运行能力,使博物馆失去了本应具备的社会功能,沦为尴尬的摆设。 对博物馆的认识,如果不从专业角度出发、不以惠民的目的自律,就会产生经营公关失策、市场定位模糊、设计策划乏善可陈,主题特色毫无新意、服务参与程度不高的后果。因此,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关键是理性的决策,一方面要有严肃科学的论证,培养形成专业思维;另一方面要了解大众需求,学习借鉴成功经验,使博物馆真正惠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