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版的“401K计划”正在制定中,这项政策将允许企业为员工缴纳的养老金在税前抵扣,而个人缴纳部分则可以延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另外,商业养老保险也将享受类似政策,并且可能作为支持“两个中心”建设的政策之一在上海先行推出。 毋庸讳言,中国提出“401K条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可以为企业年金争取更好的税收环境。如果国内参照“401K条款”的做法,那么企业和职工执行年金制度的积极性会进一步提高。而企业和职工积极性提高后企业年金规模必将进一步扩大。其次,有利于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401K计划中的证券投资账户一般不需缴所得税。如果参照“401K条款”的做法,那么企业年金的投资收益将比这更高。这将进一步提高企业年金的积极性。最后,企业年金进入资本市场有利于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业务拓展。《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实施以来,相关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的企业年金业务起色不明显。这与企业年金入市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有关。 不过,从中国的国情来看,推出“401K条款”必须厘清以下几大问题: 第一,中国的企业对员工提供年金待遇的少之又少。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处于向下的拐点前后,人口红利的副产品是低工资待遇。少数央企和金融企业提供的年金不足以形成出台中国“401K”计划的资金基础。 第二,“401K”计划仅靠证监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财政、税务、人保等部门的共同推动。美国“401K”计划的核心是延迟纳税和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2009年6月,国税总局规定企业年金企业缴费部分可按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的标准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而美国、加拿大及大多数欧盟成员国都对企业的缴费部分或全部免征企业所得税,并允许在一定比例内递延或免征个人所得税。 第三,中国的股市从来都是一个圈钱市,而不是一个回报市,短期内较多的回报(比如2006-2007年的大牛市)会引来天量的融资。在这样的股市生态之下,即使中国的“401K”计划出台,长期亏损的“401K”账户不仅不会稳定员工队伍,反而可能对员工产生离心力。其实对于资本市场,只要有回报的前景,资金自然会进入,根本不需要“聪明”的规划。 第四,要推进企业年金发展困难重重,问题的根源在于触及到了养老保障体制的改革,这需要发改委做顶层设计。现在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供给但缺少市场需求,能够购买企业年金的都是有实力的大公司,目前,企业的税收负担都比较重,很多中小型企业更宁愿以实际工资的形式给员工,如果要推进企业年金,那就要求税收优惠提高到8%以上,但又给了税务总局、财政部难题,这已经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决定的。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目前的探讨中,一些人没有将基本养老保险与补充养老保险区分开来,错误地将中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等同于美国的“401K计划”。实际上,美国进入股市的“401K计划”相当于中国的企业年金,这是一种补充养老基金,而我国企业年金早就进入了股市。在美国,基本养老保险金则是被严格禁止进入股市,对此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有明确规定。据了解,美国之所以坚持基本养老保险金不入市,是因为美国政府已经通过其他方式实现了基金的保值增值;而公共养老保障基金一旦进入股市,可能对市场经济基本原则造成挑战、会滋生腐败,不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的基础地位。 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私人账户基金可以自主选择是否进入股市,但政府控制的公共基金不能入股市,因为这会带来两难困境。有分析人士认为,首先,养老保险基金必须只赚不赔的需求和中国股市的风险将形成冲突,如果养老保险要在股市中取得绝对正收益,“开小灶”的可能性非常大,这会侵蚀其他股民利益。 而内幕操作正是股市大忌,滋生不公平竞争、不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和完善。因此在美国,关于政府控制的养老金是否应进入股市一直在讨论。如果将社会养老保险完全置身于市场竞争下,没有庇护的养老保险基金能否在股市搏杀后全身而退,尚有巨大的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