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鬼酒撞上
“塑化剂门”,在11月19日导致沪深两市白酒股总市值共蒸发327.79亿元,上证指数差点失守2000点大关。这看上去是一个突发的“黑天鹅事件”,却值得长期热衷喝“酒”的A股投资者警醒。 近年来,股指连续走熊,投资者整体深陷亏损泥潭,但白酒股酒香飘溢,让其持股者赚得盆满钵满。白酒股是两市中股价连续上涨的异类,几乎所有的白酒股都是熊市中的牛股。其中,贵州茅台和洋河股份是目前仅有的两只百元股。从2008年11月调整低点84.20元算起,到今年
7月最高上涨至266.08元,贵州茅台复权计算的涨幅高达近250%。再看此次卷入风波的酒鬼酒,2008年10月底还是不足4元的低价股,今年10月中旬最高飙升至61.45元,累计最大涨幅高达15倍。值得注意的是,酒鬼酒2004年以来从未进行过一次分红,但依然受到机构的热捧。目前该股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全部为机构,其中社保基金持股数量居首,且今年三季度还增持335.54万股。 然而,白酒股的好日子是否能够持续,已在市场上出现不同声音。细心的投资者发现,此次酒鬼酒“塑化剂门”风波发生之前,白酒股的走势已经有些“熊”,不少个股出现高位大幅回落。贵州茅台19日受风波影响大跌4.61%,而其之前的11个交易日累计回调了10.02%,调整幅度远超过同期大盘。山西汾酒19日被
“塑化剂门”风波拖累下跌5.34%,但小于之前一个交易日8.10%的跌幅。金种子酒10月下旬以来一直处于跌势中,10月22日至“塑化剂门”风波发生前的11月16日累计回调21.04%。 白酒股的股价上涨,有业绩增长的背景支持,贵州茅台、五粮液、金种子酒、伊力特、古井贡酒等今年前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幅均超过50%,酒鬼酒飙涨433.29%。白酒股的业绩增长,又主要得益于两方面,一是产品提价,二是销量增加。可对于这样的盈利模式支撑业绩增长,一直以来存在较大争议。“无酒不成席”的文化延续了几千年,可若不是公款消费占一定比重的话,白酒股的业绩增长难以如此牛气,白酒价格也不会如此高昂。
3月26日召开的国务院廉政工作会议强调,今年继续实行“三公”经费零增长,严格禁止用公款购买香烟、高档酒和礼品。该消息在白酒股中引发不小的“地震”,3月27日酿酒板块整体下跌2.18%,贵州茅台和五粮液分别大跌
6.37%和6.5%。其中,贵州茅台市值3月27日一天就蒸发142亿元,创出近三年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可见,白酒股并没有醉糊涂,十分清楚公款消费与其业绩增长“经脉相连”。 需要提醒白酒股追捧者的是,塑化剂风波或许在多方的澄清下逐渐消除阴影,白酒不会因此而退出餐桌,但白酒股难以永远“沉醉”在公款消费中。就白酒股而言,真正有危害的“塑化剂”不是产生于生产过程,而是存在于消费流通环节。公款消费因素才是高价白酒股真正的“塑化剂”,带来白酒股业绩增长的最大不确定性。假如认为公款消费永无节制,将是严重的误判。危险的是,白酒股的股价有透支业绩增长潜力之嫌,企业生产也有透支市场需求的可能。据相关媒体报道称,2011年我国白酒产量已高达1025.6万吨,远超《中国酿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的2015年全国白酒总产量达到960万吨的规划。 白酒股别在酒香中迷醉,其连续大涨不是股市价值投资的体现。没有了白酒股的风光,A股市场会少了几只牛股,但如果白酒股告别黄金时代缘于公款消费落到实处,对更多纳税人及百姓消费来说是好事。那样的话,酒价回落,普通家庭也能喝得起好酒名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