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和楼市历来被当作投资的两大主战场。在中国经济开始筑底企稳的背景下,股市和楼市表现很不相同。股市上利好政策接连不断出台,行情持续低迷徘徊,楼市在持续调控之下,却开始温和涨价。这是为什么? 继9月份主要增速指标出现小幅反弹之后,日前发布的10月份中国经济主要增速指标延续了小幅反弹态势。中国经济的月度核心指标——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速,继9月份反弹0.3个百分点回升至9.2%后,10月份又反弹0.4个百分点达到9.6%。中国经济的内需——投资和消费双双小幅提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0月份同比增长20.7%,比1-9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月份同比增长14.5%,比9月份提高0.3个百分点。 PMI(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显示,企业新订单有所增加,企业市场预期好转,原先大规模的去库存基本结束,不少企业开始补充库存、扩大生产。这表明,中国经济出现了较为确定的企稳动向,未来进行宏观政策调整的空间也变得更大。因此,实体经济有望在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利好。 但是,经济数据的好转并未同步带动股指的企稳回升,近日股市走势低迷。昨日盘中,沪深两市更是双双创下2009年12月以来的新低,其中沪指一度跌破2000点,深成指则跌破8000点。 一年来,监管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分别是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强制上市公司分红、发展公司债、强力打击内幕交易和证券期货犯罪,规范借壳上市,提升IPO审核公开性,降低QFII门槛、简化审批程序、试点RQFII等。这些政策的颁布实施,对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提升市场运行效率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市场对这些利好似乎并不领情。 尤其是,大盘上周破位下行,直接逼近2000点整数关口之际,若非股息红利差别化征收政策出台,上周五就会击穿2000点整数大关。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对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红利所得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在新政实施之前,原征税办法为上市公司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的税负统一,均为10%。均一税率未能有效激励投资者长期持股,于是新政实行股息差别化,持股期限在一个月以内、一个月至一年、超过一年的,实际税负分别为20%、10%与5%,即持股期限越长减计应纳税所得额越多,税负越低。此举的意在鼓励长期投资,抑制短期炒作,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但从市场实际走势看,此利好没有给予积极响应。 相反,房地产市场上,想要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却是遏制不住上涨趋势,部分城市房价开始出现上涨苗头。 1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0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售价变动情况显示,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环比较上月上涨的城市有35个,略多于9月的31个,但涨幅均未超过0.5%;价格下降的城市有17个,比9月减少7个。11月19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10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研究报告》指出,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上月上升了0.06%,涨幅有所扩大,70个大中城市房价已连续五个月小幅微涨。相比三季度涨幅持续收窄的局面,10月份房价走势出现上扬。可以说,房价上涨预期正在形成。 从2010年以来,中央政府连续两年时间对房地产市场下了重手。在这一轮房地产调控打出的“组合拳”中,行政手段比重较高,“有形之手”在房地产诸多环节发力:限购、限贷、限房价、限地价等。 从总体上来看,宏观调控的确发挥了作用。然而,长效机制仍待加紧建立。 笔者认为,股市和楼市这种形成鲜明反差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供求力量不同。一般来说,商品价格取决于供求双方的力量对比。房价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为土地和住房供给数量严重不足,加之收入分配不公导致的住房分配不公,使得供给短缺成了高房价的重要支撑力量。但股市却正好相反,股票的供给大大超过了需求。因此,建议尽快改善股市和楼市的供求关系,让其恢复正常。
|